今年兩會期間,“數字經濟”“數字中國”成為代表委員聚焦的話題,關于數字化發展的熱議不絕于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了解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推動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動全黨全社會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不朽靈魂,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時代的重任,傳統文化不應忘本,但更要緊跟時代發展大勢,為了達到更顯著的文化傳承效果做出改變。
為響應國家的號召、迎合全球數字化發展趨勢,各行各業紛紛投身數字化轉型,搶占數字經濟的風口,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數字科技與文創領域的不斷融合,全新的數字文創生態也已經悄然成型。
“數智泉州”創新蛻變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泉州擁有獨特的人文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目前擁有世界級非遺項目6項、國家級36項,是國內唯一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三大類別非遺名錄的城市。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泉州主動擁抱數字經濟的星辰大海,大力發展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并加強動漫產業的政策扶持,不斷吸引動漫游戲、傳媒影視、創意設計、現代時尚、音樂藝術、信息服務等數字文創企業入駐,扎實推進“古城數字文創動漫基地”建設。
泉州正借助世界文化遺產城市的名氣攀升之勢,積極鍛造世遺文化品牌,搶抓機遇,加快推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為了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項目,市財政加大投入,逐年增加市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策劃實施“水上看泉州、夜游世遺城”等文旅經濟重點項目;春節期間,泉州結合世遺文化和兔年春節契機,打造了五只特點鮮明的“巨兔”,亮相于古城街頭巷陌,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主流媒體均給予報道推廣,全網流量超1.8億;推動豐澤區打造“海絲·蟳蜅”民俗文化節,以爆火的“簪花圍”帶出文旅融合的百花齊放;在“世遺泉州”城市禮物暨“福獅”文創設計大賽中,同步拍攝了文化系列動畫電影《獅來運轉》,并舉辦“絲路獅緣”文化論壇等活動,展示世遺城市的歷史風貌…泉州用實際行動構筑起了“福”文化的創新發展,賦能當地文旅經濟發展。
傳統文化與新興業態的碰撞,呈現出絢麗多彩的文化產業,成為泉州經濟堅強韌性的有力支撐。文旅融合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景象,吸引了更多游客來泉州旅游,旅游消費對泉州市經濟增長的帶動效應不斷增強,同時也是促進消費繁榮的重要動力。
而今,泉州已經擁有完善的文旅體系,數字文創產業已趨于成熟,首屆海絲泉州數字文創博覽會也將于3月25日啟幕。海絲文博會的舉辦是泉州數字化進程中耀眼的一筆,亦是一道向世界展示海絲文化的窗口。
海絲文博會“數”造未來
首屆海絲文博會將釋放泉州作為海絲起點、東亞文化之都的魅力,助力泉州實現數字化轉型,建設數字泉州,打造城市標桿。以1+4為模式,設置泉州城市文化、數字消費、海絲綜合館——非遺&IP文創、海絲綜合館——特色主題、國際插畫文創應用展區等5大主題展覽區,以快閃店、室內市集展或特裝展的形式,全方位展示海絲文化、數字文創、潮流IP等內容,打造極具泉州特色的海絲數字文創盛會。
數字文創正在以更加廣闊的空間和令人驚嘆的發展力量,促進泉州世界遺產、海絲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未來,期待泉州數字文創企業能乘勢而行,力促集群化發展,形成數字文創全產業生態;泉州數字海絲高速大橋搭建落成后,這座古城的國際知名度、關注度、美譽度都將產生飛躍性的提升,屆時,泉州或將成為國際著名的數字文創基地,成為世界數字文創發展的核心坐標。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