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校畢業生人數屢創新高,這也意味著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不斷升級。智聯招聘發布的《2022年一季度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2022年一季度,高校畢業生招聘需求人數同比下降8%,而求職申請人數同比上升75%。受疫情防控與經濟形勢等因素共同影響,高校畢業生CIER(就業市場景氣)指數降至2020年疫情暴發以來最低點,并且低于全國CIER指數,說明畢業生群體就業難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自由職業、慢就業比例提升,小微企業越來越受歡迎
面對就業壓力,畢業生們做出了怎樣的選擇?從智聯招聘《2022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可以看到,2022年4月份,選擇自由職業、慢就業的畢業生所占比例有所上升,整體占比超過了30%。從期望就業的企業規模來看,畢業生對小微企業的選擇增多,2022年選擇微型企業(20人以內)、小型企業(20-500人)的畢業生占比3.6%、34.4%,高于2021年的1.8%、28.7%。可見對于年輕一代來說,傳統就業不再是畢業后的唯一選擇,相當一部分高校畢業生也不再盲目推崇“大廠”,這些都是“多元化就業”的體現。
雙一流院校就業優勢明顯,畢業生普遍高薪
智聯招聘《2022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截至4月中旬,2022年雙一流院校的獲得Offer比例為61.8%,遠高于普通本科院校的42.8%。此外,專科院校畢業生獲得Offer的比例(48%)也超過了普通本科院校,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的就業陷入困境。高考填報志愿時,院校是否“雙一流”是考生需要重點關注的。
雙一流院校畢業生具備更強的就業競爭力,也體現在畢業生的首份工作月薪上。智聯招聘數據顯示,2021屆畢業生首份工作月薪TOP50高校榜單中,絕大部分院校是雙一流/985/211院校。排在第一位的清華大學,畢業生首份工作平均月薪達到20049元。
優秀的高校能夠提供給學生更好的教育資源,培養學生更強的專業能力、實踐能力;另一方面,目前依然有很多企業將畢業院校背景作為招聘門檻。
當下,正值有著“金三銀四”之稱的春季招聘季節,智聯招聘《2023年春招市場行情周報》顯示,節后招聘職位逐周上漲,春季求職迎來高峰。在求職者、用人單位、人力資源服務平臺以及社會各界的協同努力下,就業市場必將穩健向前。而對于大學畢業生來說,應當“認識自我,找準定位”,明確自己“我能干什么?”“社會可以提供給我什么機會?”“我選擇干什么?”等問題,使理想可操作化,再通過智聯招聘平臺,尋求適合自己的工作,相信一定早日心愿達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