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中國銀行保險報》舉辦的2023年中國銀行業保險業服務創新峰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峰會以“創新金融服務 共建美好生活”為主題,探索激發銀行業保險業機構創新活力,優化金融服務。據悉,共有來自監管部門、各銀行和保險機構代表、專家學者等200余人參加了本次峰會。
本次峰會發布的“2022年度服務創新案例”名單中,鎂信健康“蘇惠保 2023”案例作為普惠健康保障領域內服務創新的優秀實踐,從來自150多家銀行和保險機構的近400個案例中脫穎而出。
鎂信健康入選“2022中國銀行業保險業服務創新案例”
據了解,《中國銀行保險報》已連續9年舉辦“年度服務創新案例”征集活動,密切關注行業服務創新發展實踐,得到了業內機構積極響應和踴躍參與,影響力深遠而廣泛。
普惠健康的參與者:
深度洞察不同群體的保障需求
“蘇惠保2023”是鎂信健康參與服務的城市定制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蘇惠保”的升級版。
此前,鎂信健康全程為“蘇惠保”項目提供了優質的特藥服務和綜合運營服務,并助力“蘇惠保2023”持續升級,延續前期“帶病投保”和“續保優待”的惠民特色,進一步擴大保障責任和待遇惠及面,為市民們提供最高500萬健康保障,覆蓋全生命周期,以及12項精準觸達全健康周期的健康增值服務。其中,特定高額自費藥械由原來的30種擴展至38種,專設蘇州創新藥械目錄,并提升賠付比例最高至90%。
在“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惠民保”類產品成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有效補充,為帶病體人群保障先行探路。由鎂信健康和中再壽險聯合發布的《2022年惠民保可持續發展趨勢洞察》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底,已有27個省份推出了200余款惠民保產品,參保總人次達1.4億,保費總收入已突破140億元。
但在老齡化、慢病化時代下,帶病體保障依然存在巨大缺口。鎂信健康堅持問題導向,以普惠健康為目標,深度參與各地惠民保業務,在打破帶病體保障困局、融入多元健康管理服務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截至目前,鎂信健康已經先后為“蘇惠保”、“西湖益聯保”、“惠衢保”、“滬惠保”、“北京普惠健康保”等多款產品提供專業的產品設計、藥品服務和技術等支持,累計覆蓋北京、上海、杭州、寧波等100余座城市,累計服務近1億人次。
多層次醫療保障的連接者:
助推普惠健康供給側改革
鎂信健康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小棟曾提到,鎂信健康未來會靶向兩個重點:第一是進一步提供普惠健康的新入口,為老百姓提供高品質的醫療醫藥網絡和資源;第二是發揮普惠保險中的重要角色,在找到優質醫療資源的同時,還能幫助老百姓解決一部分支付問題。
要走好這兩條路徑,關鍵在于產業間融合。在融合性探索上,鎂信健康積極聯動醫療機構、藥企、保險公司和患者,著力發揮“連接中樞”作用,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創新的輔助下探尋支付方、產品及服務供給方與用戶需求方的價值鏈閉環,為每個家庭提供更全面、更經濟、更優質的醫療健康服務。截至目前,鎂信健康平臺醫療醫藥網絡已覆蓋全國超300個城市、服務保單超2億,惠民保遍及全國100+城市。
鎂信健康作為健康生態各參與方的連接者,有效溝通健康保障和健康服務的供給側和需求端,基于強大的醫學資源和數據資源,為普惠保險產品的更新升級提供決策支持。同時,鎂信健康還通過鏈接全球先進的藥械資源、醫療資源、健康服務資源等為惠民保類產品服務加成。
比如,鎂信健康攜手多家保險公司與國內兩大生產CAR-T療法藥物的藥企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先后將CAR-T療法納入多個惠民保項目,有效減輕了使用CAR-T療法的患者負擔。“蘇惠保2023”中就成功擴展了質子、重離子醫療保險金和CAR-T療法保險金責任,進一步滿足市民們的藥品保障需求。
面對數以億計的帶病體人群,鎂信健康也在積極挖掘基本醫保與商保的保障銜接創新點。鎂信健康聯手美年大健康推出的多次給付重疾險“臻醫保·帶病可保重疾險”,產品實現擴展承保帶病體人群,三高等慢病人群、腫瘤及心腦血管疾病等大病人群均可申請投保,并創新性的針對已經患癌人群未來再罹患其他癌癥的風險進行保障,同時責任還覆蓋心血管、肢體缺失、腦損傷等風險。
此次鎂信健康入選“2022年度中國銀行業保險業服務創新案例”,充分體現出了業界對于鎂信健康在落實普惠健康目標過程中取得的成績的肯定。鎂信健康將不斷創新優化產品,堅持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醫療健康保障和服務,減輕廣大民眾在應對重大疾病時的負擔,讓有疾病征兆的民眾能有效管理健康,織牢織密保障網絡,彰顯企業責任與擔當,為“健康中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