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步的哈爾濱冰雪經貿洽談會是什么樣子?哈爾濱人也許還沒忘記。在省展覽館狹小的展廳內,這個只有幾十個、上百個,到第18屆最多時才有200多個展位的展會,給所有人的感覺都是“有點冷清”。
圖為“冰洽會”現場
一位老會展人向記者回憶說:“記得第一屆的‘冰洽會’,地上堆滿了壇壇罐罐和塑料盆,叫賣聲不絕于耳,有些雜亂。但那時我們都因為哈爾濱有這個展會感到驕傲,之后伴隨展出面積的擴大,‘冰洽會’也在一年年提檔、升級。展商,從清一色的本地企業,到國外、省外企業與本地企業平分秋色;展品,從滿眼的塑料盆、搪瓷缸,到汽車、電子等高科技產品唱主角。與此同時,‘冰洽會’的內容也從產品銷售,發展到產品與形象綜合性展示,后來已開始向專業性展會過渡。”說起這些變化,業內人士欣喜地說,盡管冰洽會剛起步時有些方面還不是很成熟,但它確已向國際化、專業化邁出了堅實的腳步,為如今哈市會展行業的蓬勃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回顧冰洽會,從省展覽館到冰上基地,再到國際會展體育中心,兩次移師的“冰洽會”,隨著場地的變遷一點點“長大”。據公開資料顯示,2004年的第20屆“冰洽會”,是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落成后承接的第一個大型經貿會,當年展位數就由上年在冰上基地的300多個增加到600多個。之后,2005年展位數達到了800多個,2006年又增至1200多個,第27屆共設國際標準展位1500個。作為哈爾濱冰雪博覽會起步“前身”的冰洽會,從1985年至2012年,它從最初的地方性產品展示會,發展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國內知名大型經貿盛會。
冰洽會時期
然而,經過大量考察論證,相關決策者逐漸意識到,“大而全”的冰洽會只有突出特色、打特色牌才能在全國眾多展會中謀得一席之地,而寒地資源及相關產業優勢是哈爾濱獨一無二的王牌。由此,專注寒地資源的寒地博覽會走到世人面前。
寒博會時期引進大型時裝發布會
2013年1月5日,首屆寒博會在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開幕。設立之初,寒博會就秉承把“冷資源”作為賣點,突出“寒地”特點,精準定位受眾、買家和賣家,為各方搭建經貿“快捷通道”這一最根本的原則。在參展企業篩選上,組委會更傾向于那些在行業領頭、具有帶動力的企業參與。設立之初前四年,凱雷重工、沈陽德恒、朗格斯特、凱斯紐荷蘭、中惠地熱、哈爾濱安天、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等近百家各行業知名企業年年到場,使寒博會辦展水平不斷提升。歷經2013年至2020年的精心再培育,寒博會實現了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的提檔升級。
專業化布展是“寒博會”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標志
當時間的指針撥向2021年。“2021哈爾濱線上冰雪博覽會”由原寒博會轉型而來,這一年“數字賦能”新發展理念走進人們視野,新冠疫情暫時阻擋了線下展會的啟幕,由此,哈爾濱冰雪博覽會順應時代,在做好防疫工作的背景下進行轉型,開辟了哈爾濱市線上舉辦冰雪相關展會的先河。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這一重要發展理念,在這一屆展會上得到深入貫徹落實,此屆線上冰雪展以“新格局中謀發展,冰雪經濟促振興”為主題,堅持“數字賦能”新發展理念,通過搭建線上冰雪經貿合作交流平臺,充分發揮哈爾濱冰雪產業的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進一步提升了哈市在冰雪產業領域的輻射力、引領力和影響力。
不同于“展會現場滿地塑料盆”時代的起步期,如今的冰雪博覽會早已成長為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冰雪展會。2021哈爾濱線上冰雪博覽會堅持國際化辦展戰略,有效發揮主渠道優勢,在企業組織、活動策劃、布展設計等方面,積極對標上海進博會,共組織世界500強、國內外上市公司、知名企業、行業龍頭等508家企業和品牌參展,4279家采購企業入駐線上平臺。其中,外埠企業占比高達65%,國際化參展比例高。在“云訪談”板塊,邀請到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原副會長王錦珍、挪威駐華商務參贊Rolf Petter Almklov等國內外17位冰雪經濟領域的政企專家暢聊冰雪,為哈爾濱冰雪產業發展獻計獻策,有力提高了展會國際層次和水平,成為哈市線上展會的一大亮點。
2021哈爾濱冰雪博覽會于2021年1月3日開幕,2月4日圓滿落幕。
哈爾濱市貿促會會長姜曉寧表示:“按照市領導提出‘要盡早啟動,辦成精品、辦出特色,培育成為行業內的風向標’總體要求,我們提前一年開始謀劃,啟動展會各項籌備工作。市貿促會先后組織召開會內籌備、協調工作會議10余次,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招商招展方式,先后與1000余家重點商貿企業和國內知名展覽公司聯系對接,并赴北京實地考察,預先聯系專業采購商,提前了解采購需求,充分做好展前調研。同時,按照往屆展會的經驗,協調有關部門配合,挖掘各類資源豐富展會的內容,為哈市搭建展示、合作交流平臺,拓展對外交流,帶動市場消費。”
展會期間,Canada Goose、Moncler、楓葉小鎮等品牌和企業共計開展34場直播帶貨活動,銷售成果亮眼。各合作企業也實現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和共贏發展,有效形成了“展會+項目+落地+效益”完整的產業和經濟鏈條。
在“云簽約”環節,共有9家機構簽訂了7份經貿合作協議。市貿促會分別與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海外貿易委員會、歐洲東北同鄉會暨商會、上海綠地漢諾威會展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和備忘錄。
上海綠地漢諾威會展有限公司與北京振威展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法國樂斯福集團分別與哈爾濱秋林食品、哈爾濱裕昌食品、哈爾濱米旗食品三家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簽約金額達300萬元。借助簽約項目,進一步推動了哈市與歐洲各國、韓國之間的貿易投資。
有人說,
冰洽會階段代表了哈爾濱會展業的蹣跚學步期;
寒博會代表了哈市展會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的提檔升級階段;
到如今的哈爾濱冰雪博覽會,
它早已蝶變成為國際層次和水平得到巨大提升的國內知名展會,
哈爾濱會展品牌效應日益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