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誓,我愿意成為一名光榮的志愿者,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3月4日,在國貿控股黨委的指導下,國貿地產黨委“揚雷鋒精神,樹清廉家風”學雷鋒系列活動在廈門英皇湖畔花苑小區正式啟動,50多名志愿者代表舉起右拳堅定喊出誓言。
今年,國貿地產黨委以第60個“學雷鋒紀念日”為契機,組織各級基層黨組織、團組織、志愿服務隊深入社區、工地和課堂,通過拓展服務領域,創新活動方式,推動學雷鋒活動走深走實,助力文明典范城市創建。
國貿地產相關負責人表示,國貿地產黨委把學雷鋒系列活動與清廉家風宣傳相結合,并將地點選在社區等社會的“毛細血管”,意在弘揚雷鋒精神,傳承優良家風,引導職工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者、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實踐者、良好社會風尚的創造者。
國貿地產素來有良好的志愿服務傳統,公司在努力創造企業價值的同時,始終牢記國企社會責任和擔當,持續推動志愿服務理念深化與形式創新,讓雷鋒精神融入企業文化,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今后,國貿地產將繼續鼓勵和組織志愿者、員工、業主以及社區團體共同參與學雷鋒志愿服務項目,匯聚更多愛心和溫暖,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持續創造美好價值。
【暖心服務 當好雷鋒精神傳人】
3月4日,學雷鋒系列活動啟動儀式結束后,一場內容豐富的踐行雷鋒精神志愿服務活動隨即展開。結合小區居民需求,國貿地產黨委聯合多家單位設立志愿服務攤點,身披紅馬甲的志愿者們拿出自己的“絕活兒”,免費理發、縫紉修補、健康咨詢。
“爺爺,您是喜歡短一點的發型還是長一點的發型?”在義剪區,剪發師志愿者手藝嫻熟,他一邊剪發,一邊與老人嘮家常。“只要顯得人精神就好。”老人干脆地回答道,嘴角樂呵呵的笑意是對志愿者服務最大的認可。見到此景,居民謝夢鵬忍不住掏出手機定格畫面。“這樣的活動很接地氣,實實在在地把便民服務送到我們家門口。”謝夢鵬說,自己在小區住了近十年,感觸最深的是每當居民有需要時,國貿服務的工作人員總是能第一時間上門提供服務。
園區另一邊,磨刀師傅嫻熟地擺弄著菜刀,“您稍等,一會兒就輪上了……”說罷,加快了磨刀的速度,手中雪亮的刀刃也變得越來越鋒利。“正月里做飯多,菜刀有些不太好使,這樣的志愿服務太給力了!”來這里磨刀的小區居民陳先生說。
活動中,志愿者們還為居民量血壓、測心率,進行基礎檢查,用義診搭起一座座“健康橋”。“您的血壓有點高,以后吃點清淡的。”一句句看似稀松平常的囑托從“紅馬甲”口中說出,卻也因為“學雷鋒紀念日”這個特殊的日子顯得更加暖心。
國貿服務英皇湖畔花苑項目經理參與了此次服務活動的籌備工作。他說,學習弘揚雷鋒精神關鍵在于立足本職工作,把雷鋒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經常,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我和我的同事們將以強化服務意識,從一點一滴做起,為居民帶來更加專業細致的服務。”
【寓教于樂 傳遞榜樣力量】
在志愿服務有序進行的同時,一場趣味橫生的“闖關打卡”活動吸引不少小區業主帶著孩子參與。現場設置“雷鋒故事知多少”“我愛好家風”“家風家訓”等六大板塊內容,大家通過知識競猜、套圈圈、畫扇面等,沉浸式學習雷鋒事跡,了解家風家訓故事。現場的“雷鋒故事知多少”宣傳展板吸引居民們駐足流連,仔細觀看,不少家長還擔任起“講解員”角色,認真地為孩子們講述起雷鋒的故事。
傍晚,露天電影《雷鋒》作為壓軸活動登場。居民們圍坐在一起,跟隨影片回顧了雷鋒平凡而偉大的一生。居民賴女士帶著孩子全程參與了活動。她說,雷鋒生活的年代雖早已遠去,但雷鋒精神永不過時,希望孩子能通過活動了解雷鋒,感受正能量。
【創新形式 雷鋒精神從點滴做起】
社區之外,也隨處可見國貿地產人學雷鋒的身影。一次次的志愿服務,持續推動國貿地產志愿服務理念深化與形式創新。
2022年以來,國貿地產全力參與廈門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工作,組織全體黨員走上街頭巷尾,清堆雜、扶單車、拾煙頭,認領金尚路金山西路路口,開展文明交通督導活動,共開展60場文明城市創建志愿活動,共計829人次。
國貿地產還定期到結對幫扶對象家中“走親戚”送溫暖,幫助困難群眾排憂解難。目前,已開展結對幫扶志愿服務共43場,幫助困難群眾231名。國貿地產以“愛”為名,開展募捐書籍、愛心捐款設立獎學金、紅色夏令營等活動5場,收集圖書近100本,籌集善款5000余元。
發揮國企優勢,履行社會責任,持續投身鄉村振興主戰場,國貿地產黨員自愿籌款認領屏南縣稻田,共籌集3.5萬元,認領14畝田,向屏南縣巖后村捐贈170萬元,與蓮花村共建幫扶打造“一村一品”,全面助力產業幫扶和鄉村振興。
接下去,國貿地產黨委還將組織帶領各級基層黨組織、團組織、志愿服務隊走進社區、走進工地、走進課堂,拓展服務領域,豐富活動載體,創新活動形式,讓志愿服務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常,推動學雷鋒活動走深走實,在培育清廉家風中把雷鋒精神代代相傳下去,讓學雷鋒精神在國貿地產中蔚然成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