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被稱“仁懷三老”,并繼承失傳多年的清廷制曲秘方,資深釀酒師也品不出它與某臺的孰優孰劣。
今天來帶你認識一下這家1955年成立,同樣老資歷的老酒廠——傳統酒業,分享它的前世今生。
醬香酒經歷千百年的發展,孕育了許多名酒佳釀,比如今天家喻戶曉的飛天茅臺酒、五星茅臺酒等,當然,除了國酒茅臺之外,純正茅香在今天也有很多傳承發揚者,而傳統酒業當屬其中的佼佼者。
傳統酒業(茅臺產區)
傳統酒業(金沙產區)
傳統酒業坐落于享譽世界的中國酒都——茅臺古鎮,處于茅臺鎮7.5平方公里核心產區內,距離茅臺酒廠直線距離僅1.3公里,與國酒茅臺同享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酒體應天時以釀造,合地利以存封,以它神秘而獨特的韻味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仁懷“三老”,以純正茅香狂飆
傳統酒業的前身是創建于1955年的國營懷南酒廠,該廠原系供銷社系統企業,建廠伊始,懷南酒廠就把質量作為企業的生命落到實處,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探索,懷南酒廠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嶄露頭角,并開發出高檔次的白酒產品,成為了當時白酒行業的一匹黑馬。
回顧懷南酒廠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在這家老酒廠的發展道路上,始終堅持著一條原則,那就是精益求精。
上世紀八十年代老廠長張富權請茅臺酒廠終身名譽廠長、醬香酒大師李興發指導勾調,并定下嚴格的產品質量和品評標準。
勾調出成品之后,張富權又請來前茅臺酒廠老酒師、珍酒廠廠長張支云品評指導,在品嘗了懷南酒后,張支云大為點贊,夸贊懷南酒廠能釀出茅香味如此之好的酒來。
為保證釀酒質量,在生產上推行全面質量管理,酒廠曾專門請人指導農民科學種植高粱,專門派人到赤天化化肥廠駐守監督高粱用有機肥料生產,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每年拿出上萬元進行技術培訓和選派人員到各地深造。
憑借著出色的釀造工藝和優質的原材料,讓懷南酒廠的酒品一直走在行業的前列,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贊譽。1984 年,懷南酒廠擴建年產 300 噸醬香酒規模,產品遠銷北京、遼寧、黑龍江、湖北等20多個省市。1989 年,由貴州省商業廳批準擴建,懷南酒廠達到年產量600 噸的規模。
懷南酒廠所生產的“懷南酒”系列酒品質優良,享有“醬香典范”的美譽,更是接連在1987年商業(供銷)、糧食、勞改三大系統《習水杯》酒類大賽獲酒類金質獎,1988年獲中商部第三屆酒類評比大賽銀質獎、國家科委星火計劃科技成果金質獎、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銀獎,傲人的成績寫進了仁懷縣志(1988-1991)。
世紀交替,醞釀重生
雖然懷南酒廠曾是中國白酒行業品質的領軍者,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市場的發展,懷南酒廠逐漸歸于沉寂。懷南酒廠的沉寂不是因為產品品質下滑,而是在世紀交替時,對市場布局和行業風向的變化以及營銷策略的滯后等原因所致。
面對白酒市場的變化以及國內外酒業的競爭,懷南酒廠也經歷了起起落落,經歷了改制和重組變成了今天的傳統酒業,但一直也保持著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持續發揚,回看今天的傳統酒業的代表酒之一——茅曲坊,系列酒所堅持著的高品質和高標準,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和市場地位的保持。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喜愛喝上一口茅曲坊就成功表明,專注于釀造好酒的理念并沒有過時,質量始終是一個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于是,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傳統酒業也開始醞釀重生。
“學霸”高管隊伍,復興傳統
老字號酒企的重生之路并不平坦,但是傳統酒業人并沒有放棄,而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拼搏著向著光明的未來邁進。
2011年,懷南酒廠的傳承來到了第六代,交到了畢業于清華大學的尹志先生(現任廠長)手上,作為土生土長的茅臺人,尹志先生有割舍不掉的家鄉情結,自小便深受千年釀酒文化的熏陶,于是毅然放棄優渥的工作條件,將懷南酒廠與茅曲坊整合為茅臺鎮傳統酒業有限公司,而后擴產能、育隊伍、重質量、興科技,制定品牌全面復興戰略。同時,傳統酒業也吸引了同是清華北大的資深校友,組建了如今“在醬香酒行業學歷最高的管理團隊”——高管成員中多人畢業于清華、北大。
懷南酒廠老廠長張富權(左一)與傳統酒業現任廠長尹志(右一)兩位廠長交流醬酒釀造技藝與醬酒文化
隨后,在“學霸”高管團隊的帶領下,傳統酒業人在市場競爭中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認識到了品牌建設的重要性,增加了對產品的研發和改進力度,推出了適應市場需求的新品種。
此外,為迎接市場的挑戰,傳統酒業勇拓創新之路,引入現代化科學管理,不斷涌現出新穎獨特的產品,締造出一系列引領時代的高端醬香美酒。同時,酒廠積極開展與國內外名企院校的深度合作,打造出更加優質、更具附加值的定制酒品。
在不斷創新的同時,酒廠也始終堅守產品品質,將精益求精的態度貫穿于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堅持百年傳承的大曲坤沙工藝,特別注重從原料源頭開始嚴格把控品質,甄選出優質有機小麥和“紅纓子”糯高粱等上乘材料釀就地道的醬香好味。
所有這些努力的背后,是傳統酒業人對行業和品牌的深刻理解,以及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把握和信心。在市場變革中完成了華麗的蛻變,這些努力也讓傳統酒業成功地在市場上站起來,為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
從國內到海外,有口皆碑
傳統酒業雖經風雨洗禮,但仍保持著其傳承百年的獨特風采與無可撼動的釀酒品質。其所重視的不僅是生產工藝與技術的保護,更是對純正茅香的無盡追求與始終如一的承諾。
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傳統酒業不被短期利益所迷惑,不為速成之風所動容,一如既往地致力于釀造出那獨一無二、地道至極的茅臺鎮經典醬香,深得眾多酒客之心。
這些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上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還逐漸打開了國際市場,成為了中國白酒走向世界的代表之一,把茅臺鎮的醬香酒品牌傳承發揚光大,走進了千萬家庭和國際舞臺。
結語
幾千年來,釀酒文化在中華大地上綿延不絕,傳統的老酒廠們也在不斷地發展變革中,追求著自己的傳承和發展。
傳統酒業,這家1955年成立的老酒廠,曾經是中國酒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從一個年輕而有雄心壯志的酒廠發展到現在的老字號,經歷了興盛和沉寂,經歷了榮譽和挫折,但始終堅持著自己的理念和特色,以一貫的匠心精神和追求卓越品質的態度,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品牌創新,用自己的實力和品牌,讓更多的人品嘗到優質的酒品。
傳統酒業人通過持續的努力和不斷的改進,不斷保持自己的特色和品質讓這個老字號重獲新生,作為中國傳統酒文化的重要代表,“茅曲坊”、“二校門”、“百年講堂”、“三尺坊”、“中國心”等都已經成為眾多白酒愛好者心目中的經典品牌。
“食以禮為先”,酒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精神食糧的代表之一,傳承和發揚酒文化,是傳統酒業人的責任與使命。讓我們一起努力,將這份文化遺產傳承下去,讓更多人了解、熱愛和傳承這份珍貴的酒文化,讓我們用實際行動踐行和傳承中華文化的偉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