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品質企業”?就是以品質為信條,在發展過程中始終把品質放在最重要位置的企業。它至少包含三個層面的內容,即高品質的品牌、高品質的產品和高素質的人才。在亞洲龍頭乳企伊利集團,其董事長潘剛就曾旗幟鮮明地提出要打造“品質企業”。
在潘剛看來,塑造高品質的品牌、生產高品質的產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靠的是行動,而決定行動的是思維方式。打造品質企業,必須堅持品質思維。
具體來看,品質思維又可以分為創新、極致、服務和共贏四個方面。潘剛曾經這樣提到對待“創新”的態度:“不創新,無未來,在消費升級的時代背景下,想要從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從全產業鏈上創新,鼓勵全員創新,通過創新挖掘潛力、提高效率。”因此,近年來伊利在亞洲、歐洲、大洋洲等地擁有15家創新中心,積極加入國內外乳業重大科研項目,構建起了一個較為完善的全球創新網絡。在食品工藝、綠色低碳和健康產品品類等方面,伊利也取得了一大批創新成果。
極致則是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在潘剛看來,1%的不合格產品,到了消費者手里就是100%的不合格產品。因此,在潘剛的要求之下,伊利通過多次跟進和檢測,經過反復驗證,徹底解決了“牛奶包裝在封合時,由于溫度和壓力不均等原因,導致包裝內層的鋁箔被擊穿而產生‘糊點’”這一“世界性難題”。這也充分體現了伊利在產品質量上的極致追求。
事實上,無論是創新還是極致,最終都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最好品質的產品和服務。比如,近幾年伊利在加快數字化轉型戰略的落地,目前已搭建起覆蓋數千個數據源、全網有效數據覆蓋90%以上的大數據雷達平臺,實現了利用大數據洞察消費者深層次需求。
關于共贏思維,在潘剛看來,企業要做到均衡發展,重視社會責任。這方面,潘剛帶領伊利在行業內首次探索實踐產業鏈金融模式。通過與金融機構的合作,伊利推出了多款金融產品,以滿足產業鏈伙伴的融資需求。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伊利累計為10974戶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金融扶持,累計融資金額為1181.6億元,有效緩解了經銷商、供應商資金壓力。
可以說,潘剛的品質思維也從思想層面解釋了伊利為何能牢牢堅守住品質文化。在未來,伊利將始終堅守潘剛提出的“伊利即品質”企業信條,持續以優秀品質文化打造出卓越產品力和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助推行業加速提質升級。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