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ode,成立于2003年,全球知名的IaaS服務商,以服務簡單易用著稱,更被稱為創建替代云市場的早期先驅。
Akamai,成立于1998年,以內容分發網絡(CDN)起家,如今已是世界領先的云安全和云計算服務公司。
從背景、資歷、經驗、技術特長、業務互補等角度來看,兩家公司可謂天作之合。果然,今年2月,Akamai以約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Linode,一幅在全球范圍內分布廣泛的從云到邊緣的計算平臺藍圖正徐徐展開。
如何做好加法?
“我們將做得‘更多’。”Akamai區域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經理李昇表示。1+1>2,這是Akamai、Linode,以及整個業界都希望看到的效果。那么Akamai將如何做好這道加法題呢?
( Akamai區域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經理 李昇 )
首先,繼續Linode在全球業務的擴張,在更多位置部署Akamai Linode,支持更多功能、更大規模和容量,充分發揮Linode特有的易用性、開發人員體驗、客戶支持和透明定價等優勢。
其次,加注云業務,加速云平臺替代。在2023年底之前,完成二十余個新數據中心的建設,將全球基礎設施覆蓋范圍擴大一倍,足跡將遍及美國本土的多個城市,以及歐洲、亞洲的多個城市,同時結合Akamai在交付、分布式邊緣與安全服務方面的優勢,以及Linode對開發人員友好的云功能,以滿足更多尋求云平臺替代方案的企業需求。
再次,補足“短板”。借助更多“分布式站點”,填補傳統云提供商服務不足的空白,讓云服務盡可能地貼近用戶。
在多云管理、分布式、邊緣計算、云的安全性成為新的關注焦點之時,Akamai與Linode通過在技術、業務、市場等諸多層面的優勢互補,將為企業客戶提供更加易于開發人員使用的大規模分布式平臺,以構建、運行和保護應用程序。
Akamai過去20多年的技術創新史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階段:在第一個十年,Akamai大大擴展了內容交付,并且將對視頻,包括一些頁面的優化做到了極致;在第二個十年,Akamai重點專注于互聯網安全領域,極大地擴展了安全防護能力;現在正處于Akamai發展的第三個十年,其戰略遠景目標是將計算能力實現最大化的擴展。收購Linode,為實現這一目標裝上了加速器。
從市場和客戶需求的角度看,雖然市場上不乏大規模的中心化云計算平臺,但是在很多應用場景中,用戶在計算能力上還是捉襟見肘,特別是在更貼近用戶端的全棧計算能力方面仍有空白和機會。收購Linode無疑可以更好地填補這一空白。“Linode平臺簡單易用、價格親民、性能也很好,尤其是網絡層的性能優異,再加上擁有很好的技術服務團隊,讓我們在實現上述目標時能更加游刃有余。”李昇如是說。
如果將云計算生態用一個同心圓來表示,那么圓心代表很多大型的云計算平臺。從用戶的角度,降本增效是其根本訴求,多云也是他們追求的一個新方向。Linode的技術可以滿足其中一部分客戶的需求。在這個同心圓外側,也就是今天邊緣計算覆蓋的領域,還有許多未知的空間等待探索。李昇表示,作為CDN的發明者,Akamai已在全球部署了數千個邊緣節點、數十萬臺服務器,做到了離用戶最近。隨著云計算應用逐步細分,有些應用適合在云的中心端處理,有的則適合在分布式層處理。今天,還沒有能夠很好地覆蓋分布層的云服務商脫穎而出。這就是Akamai最大的機會所在,也是收購Linode的初衷。
錦上添花,挖掘新的增長點
從宣布收購到現在整合逐漸深入,兩家公司表現出非常好的適應性和互補性。兩家公司的文化相近,對新的技術充滿激情,并且都以客戶為先,追求最高的客戶滿意度。
具體到產品和解決方案層面,整合也在穩步推進之中,包括在產品、基礎架構層面已經有了很多堅實的計劃,如將Linode現有的全球節點與Akamai CDN平臺的底層打通,基于統一的網絡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同時在統一的管理門戶、后臺支持等方面,也有很多項目在推進之中。
就在前不久,Akamai亞太區架構師經理李文濤剛好去Linode的全球總部美國費城,與Linode的同事進行深層次的交流。談及感受,李文濤十分感慨地介紹說,Linode的總部大樓是一幢經典的歷史建筑,其外觀看起來就像是一座雅典的神廟。第一次走進這幢建筑的感覺,像是朝拜一所云計算的“圣殿”。Linode從2003年就開始提供云計算服務,甚至比亞馬遜云科技的虛機服務還要早三年。Linode是一家非常具有創新精神的公司,一直是云計算行業的領軍者。
( Akamai亞太區架構師經理 李文濤 )
Akamai與Linode擁有一致的愿景,就是提供對于開發者非常友好、簡單易用的互聯網和云服務。在相同的愿景之下,雙方的整合也就變得十分順暢,客戶反饋也很積極正面。自4月以來到現在,Linode計算業務線的增長超過了70%。“雙方可以借鑒彼此的最佳實踐,以及技術上的特長。”李文濤介紹說,“Linode擁有業界領先的云計算技術,再加上Akamai在資金、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投入和支撐,1+1>2的效果是必然的。”
云服務包羅萬象,覆蓋了計算、存儲、安全,以及從核心到邊緣的交付??蛻羯显泼媾R著全新的挑戰。而應對這些挑戰,就必須進行大量的整合與擴展。未來,Akamai將與Linode攜手規劃,共同開啟新的篇章。
今天,IaaS已經是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Akamai如何在這一市場上做出自己的差異化呢?“Linode的優勢在于,它提供了一個靈活的、高性能的、廣泛分布的IaaS平臺,并且通過這么多年的深耕,抓住并很好地滿足了行業頭部20%用戶最關鍵的需求。這是它過去取得成功的關鍵。”李昇分析說,“對于Akamai來說,需要在鞏固和發揮Linode原有優勢的同時,大量發展合作伙伴生態,特別是在分布式云方面實現更好的協同效應,未來才能在IaaS層上提供更加豐富的服務。”
李文濤補充說:“客戶在選擇云計算廠家時,對數據中心機房的物理位置非??粗?。Akamai在全球擁有20多年的構建分布式數據中心的經驗,部署了4000多個平臺節點。未來,我們將把Linode擴展到一些特定的邊緣節點。這些節點是傳統云計算廠商相對難觸達的一些國家和區域,如非洲、中東、中南美洲、東南亞等。這些新興的區域市場將是我們的IaaS業務增長點。”
多云時代 抓住邊緣計算的商機
今天,我們已經步入了多云時代,但是多云的部署與應用仍處于初期階段,具體表現在,不同的應用對應不同的云,其實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多云架構。李文濤表示,真正的多云架構,應用能夠在不同的云之間自由遷移。用戶只需關心應用本身的代碼執行,而不必關心底層采用的是哪家的云,使用的是哪個數據中心的資源。
過去這幾年,企業客戶之所以沒能享受到多云帶來的價值,究其原因,是因為用戶被公有云平臺鎖定,即一旦上了某朵公有云,就會被很多私有的架構、私有的產品和技術將應用架構鎖住,使得以后想在不同的云之間進行遷移變得非常困難。
李文濤指出,真正的多云應該是開放的架構,在軟件層面不應該有任何的供應商鎖定。更理想的情況是,多云架構應該基于開源軟件來構建,這樣從理論上說,寫出的代碼能夠運行在任何的云上,還能跨云運行。
支持多云架構也是Linode做云的初衷,完全基于開源軟件打造,客戶只需關心其代碼即可。用戶的應用和數據既可以運行在Linode的云上,也可以自由地運行于其他的云上。
云原生(Cloud Native)是另一個熱門話題。真正的云原生也應該是基于開源架構打造的,也是天生的多云應用架構。
搶占多云時代先機的Akamai,另一個布局的重點是邊緣計算。李昇介紹說,邊緣計算大致有兩類。一類屬于輕量級的需求,通過腳本可以部署在Akamai全球幾千個邊緣節點的服務器上。Akamai已經擁有許多這方面的成功案例。所謂的邊緣節點,你可以把它想像成CDN節點,比如排隊、圖片處理,以及個性化的頁面裝配等就非常適合在邊緣節點完成。另一類屬于全棧的計算需求,相對比較復雜,涉及簡單的存儲,以及整個代碼的轉換與處理,有時可能還需要本地數據庫的支持。這一類應用不太適合部署在CDN節點,而要在分布式節點上完成,全球大概有一兩百個分布式節點。直播、視頻RTC、云游戲等都適合在分布式節點上運行。
李文濤特別提及,對于邊緣計算來說,數據主權是一個必須引起重視的問題?,F在很多國家都出臺了保護用戶數據的法規,比如要求數據不能出境等。舉例來說,一家中國公司去東南亞做生意,以往使用新加坡的數據中心機房即可。但是未來,出于合規的考慮,企業會考慮在東南亞多個國家部署相應的節點和數據存儲。Akamai的分布式平臺可以很好地滿足這些需求。
攜手并進 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
在中國,Akamai的核心業務是幫助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出海”,其中包括大量頭部企業,具體業務涉及CDN分發、云安全等。李昇表示,收購Linode對于Akamai在中國開展業務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助推現有業務發展,幫助客戶更好地實現多樣化的云選擇,二是可以更好地管理整體成本,實現降本增效。
從整體趨勢看,中國企業“出海”的信心從未動搖。但面對不斷增加的市場不確定性,客戶在選擇云服務,以及運營、IT成本的管控上更加謹慎。在這種情況下,Linode優質的IaaS服務,再配合Akamai核心的分發和云安全服務,可以幫助中國“出海”企業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多樣化的云,避免被現有的云應用鎖定,因此獲得更好的投資回報比。未來,Linode的節點與Akamai全球CDN平臺底層打通之后,Akamai在網絡層面的優勢會更加凸顯。
Akamai也在時刻關注著中國國內的云計算市場,將視市場訴求和客戶需求的變化,適時調整在國內的發展策略。( 文章來源: 云報 )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