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業橫跨一二三產業,從飼草種植、奶牛養殖、產品加工到終端銷售等各個環節都涉及碳排放。多年來,伊利集團在董事長潘剛的領航下,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建立起覆蓋上、中、下游全產業鏈的創新體系,實施全生命周期綠色制造,帶動全產業鏈共同成長,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早在2007年,潘剛就提出“綠色領導力”,2009年,又在中國乳制品行業首倡“綠色產業鏈”。在國家“雙碳”目標提出后,伊利率行業之先承諾實現碳中和,并發布《伊利集團零碳未來計劃》《伊利集團零碳未來計劃路線圖》,成為中國食品行業第一家發布雙碳目標及路線圖的企業。潘剛表示,伊利將在2050年前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
錨定全面減碳目標,在產業鏈前端,伊利探索“種養一體化”新模式,打造“零碳牧場”。截至2021年底,伊利“種養一體化”項目已覆蓋272座合作牧場。盛夏時節,牧場邊的田地里,苜蓿綻開紫色花朵,燕麥如綠浪翻滾,透出勃勃生機。生產運營是乳業主要的碳排放來源之一,也是伊利減碳工作的“主戰場”。在生產過程中,伊利實施全產業鏈的綠色制造。2010年開始,伊利作為業內首家組建碳盤查團隊的企業,連續12年開展公司組織層面的碳盤查,截至2021年底,伊利旗下23家分(子)公司被工信部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此外,伊利還持續研發低碳環保包裝,減少包裝木材依賴。據統計,2021年,伊利使用FSC認證的綠色包材達246.62億包,相當于使92.48萬畝森林得到更妥善的可持續管理。
不僅如此,伊利還啟動建設全國首個零碳五星示范區——“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零碳五星示范項目”,取得了全國首張電碳市場雙認證的“綠電交易憑證”,打造了食品行業首個“零碳工廠”,推出了首款“零碳牛奶”,建立了行業首個“零碳聯盟”,通過實施全生命周期減碳行動,向著“2050年前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的目標不斷邁進。
在潘剛的引領下,伊利堅持“因綠而興”的發展準則,正通過一系列守護青山綠水的“伊利智慧”和“伊利方案”,致力實現其構建人類個體和地球生命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