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肥胖趨勢之下,科技成為新解法
據衛健委發布的數據,中國肥胖人群已高達60%,其中2.5億人群受肥胖癥并發癥的困擾,包括人們熟知的2型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壓、部分抑郁癥人群、阿茲海默癥等等。中國與此相關的社保開支高達每年1.5萬億人民幣,而個人開支為1.6萬億人民幣。這與過去十年平均教育支出相當。
同時眾所周知,以上慢病的治療重在醫后康復,而普通人群很難在就醫后獲得長期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中國有近2億糖尿病患者,其中肥胖人群超過95%,患者就醫后,醫生往往建議病患首先減肥,但“管住嘴、邁開腿”這樣的醫囑,涉及重大的長期生活習慣改變,其效果也很難評估。
中國肥胖人群在過去30年增加了10倍,但這不能簡單歸咎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因為這并不是中國獨有的問題:美國肥胖人群在過去30年也增加了10倍。肥胖的元兇——甜食成癮涉及諸多教育、心理、訓練和營養問題,并不是6字醫囑可以解決的問題。
南京政府與清華大學聯合成立的南京凌華研究院,在多年人工智能和數字醫療的研究積累中,發現了一條突破性的科技減肥路線:將人工智能與認知行為療法相結合,打造甜食成癮等危害性飲食干預的數字療法解決方案,創立了“數星星”數字醫療服務品牌,又名“星星減脂”。
星星減脂,人工智能與認知療法結合的健康服務
南京凌華研究院主任張岳先生,帶領凌華研究院在醫療電子領域創辦、投資了多家公司,包括手術機器人、檢測芯片、醫療設備等。“數星星”是研究院在人工智能數字療法領域的集大成之作。
“認知行為療法是一種通過調整原子化認知來改變行為的心理療法,已經被廣泛應用在減肥、慢病管理、抑郁癥、暴食障礙、睡眠障礙、性功能康復等領域,有效率被廣泛驗證。”張岳介紹,“但認知行為療法受咨詢師的水平影響很大,而且價格昂貴。我們使用AI學習著名咨詢師的療法和經驗,通過醫學臨床試驗確定AI具備和咨詢師類似的反饋和效果,讓AI可以為廣大用戶提供標準化的數字醫療服務。”
通過認知行為療法,人們不再需要使用節食、代餐、神經性抑制劑等等對身體有害的方法,也不需要在控制飲食的過程中對抗自己的人性。認知行為療法的本質,是幫助用戶養成一個個良好的小習慣,從而長期適應健康的生活習慣。數星星為用戶提供一個小程序,每天使用5分鐘,就能潛移默化的養成瘦身習慣。
數字醫療方面,通過與頂級醫院、專業服務機構合作,數星星已開始臨床有效性試驗。認知行為療法加數星星獨特的營養補充劑,已經讓上萬產后媽媽都可以在2月內成功減脂,并顯著改善甚至逆轉糖尿病、高血脂、睡眠障礙等慢病。
“少吃多動可以減肥是一個騙局。”張岳說到,“我們認為,任何無法持續或者不適合長期堅持的減肥法,都是無效的甚至有害。我們希望能把若干關鍵的健康習慣融入每個用戶的生活中。用戶們會發現,健康減肥并不是處處跟自己的需求作對,也絕對不是白水煮菜或是吃不飽飯,它本來就是向往和幸福的一部分。”
技術突破之后,星星減脂正在打造慢病逆轉平臺
當醫學界發現長期服藥、醫療服務,都不是慢病的主要治療途徑之后,數字療法已經成為慢病管理的主流發展方向。
美國科技公司Noom推出了世界第一個基于心理干預的減肥APP,年付費用戶400萬,該公司目前估值已達到60億美金。該公司的價值在于,同樣的技術可以應用于糖尿病、高血脂等病患開支更大的疾病。
當然,市場和用戶習慣、文化底色不同,同樣的產品并不能對標海外。數星星集合了來自清華大學、斯坦福大學、中科院等AI、心理學、教育學、營養學核心團隊,投入1500萬研發資金,在減重方向已經取得了遠超過節食的成果。下一步,團隊將與更多醫療機構專業合作,打造認知行為療法平臺,針對其他與生活習慣強相關的慢病,比如睡眠障礙、抑郁癥、焦慮癥、煙癮癥等,推出習慣養成式的數字醫療產品。
“基于認知行為療法的數字醫療慢病管理,是新技術產品,有很多市場教育工作要做,但它帶來的人文關懷、社會價值、人本主義和國家社保財政的價值,是潛力巨大而令人興奮的。”張岳總結道,“幾年來各類專家和學者不斷加入團隊,各司其職創造了這個集合了多個領域的產品,為創造更加健康的社會共同努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