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發展,國際間商業活動逐漸頻繁,餐飲企業跨國發展,肆意擴張,在國際市場獲得利潤。中國自然資源豐富,人口基數大,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吸引著很多跨國餐飲企業來華投資發展。為適應中國市場環境,采取本土化發展戰略,變成跨國餐飲企業的快速進入目標市場的必然選擇,麥當勞公司實行“地產+餐飲”的運作模式。
快餐餐廳模型的基礎
20世紀30年代,正值世界經濟危機,正餐餐廳受到打擊,汽車餐廳因為服務減少,價格降低等優點,在這一時期慢慢興起。1937年麥當勞兄弟順勢創辦了一家汽車餐廳,主營燒烤。1948年麥當勞兄弟通過多年經營經驗,推出招牌菜15美分優質漢堡,并且引入流水線與全透明廚房,成功轉型為“快餐”,奠定了“快餐”餐廳模型的基礎。
進行規模擴張
1990年中國內陸首家麥當勞門店在深圳解放路開業,開業當天創下單店單天營業額記錄,當時麥當勞公司不得不從香港地區調派人手。在中國開放的社會環境下,身為西式快餐代表的麥當勞,雖然進入中國市場比肯德基晚三年,但還是很快就獲得了傲人的業績。2003年麥當勞推出“勝利計劃”,從服務、裝修、菜單三部分入手,提高店面業績,而不是盲目地進行規模擴張。
地產+餐飲的運作模式
麥當勞公司踐行的是“地產+餐飲”的運作模式,這代表著餐廳選址工作由麥當勞公司決定,而不是特許加盟商。截至2021年3月,肯德基總門店數為7712家,一線城市占比16.07%,新一線城市占比26.08%,二線城市占比23.75%。麥當勞餐廳在城市布局上,分布不均勻,在低線城市還有特別大的發展空間。
跨國餐飲企業,需要敏銳地發現有著消費潛力的市場,并且投資開設餐廳門店。企業在陌生的環境經營,一定會遇到各種“水土不服”的問題。跨國餐飲企業要想企業的品牌、產品、文化可以讓當地顧客接納并且喜歡。麥當勞在經營的每個步驟中,踐行本土化策略,將產品向本土風格靠近,卻不失它原本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