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提出,2023年鐵路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國家鐵路完成旅客發送量26.9億人次,同比增長67.6%;貨物發送量39.7億噸、同比增長1.8%;全面完成國家鐵路投資任務,高質量推進川藏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投產新線3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鐵2500公里;完成運輸總收入8175億元,同比增收1239億元、增長17.9%,總體恢復到2019年水平。此前,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曾強調,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結合近日國鐵集團部署的增長目標,2023年或將是鐵路投資反轉之年。
在復雜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中,信號系統是保障軌道交通行車安全、提高運輸效率的關鍵技術裝備,同時或許也是疫后復蘇彈性最大細分行業。原因是軌交信號系統不僅受益于鐵路行業恢復性投資帶來的新增需求增長,還受益于疫情期間被抑制的更新和改造需求的快速釋放。城軌信號系統更新周期約為15-20年,受疫情影響,列車使用率低,部分列車處于入庫封存狀態,更新進程受阻。隨著列車恢復開行,設備更新改造需求有望加速釋放。
眾合科技于2005年開始布局軌道交通產業,次年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并中標沈陽一號線信號系統,開始參加國內軌道交通建設工作,走上了“合作-消化-吸收-自主創新”的“自研奮斗之路”。目前眾合科技已形成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信號系統整體解決方案,自主掌控 CBTC、i-CBTC、無人駕駛等核心技術,并于2021年成功自主研發國內首款支持SIL4級安全IO控制芯片。公司深耕華東、華南、西南等經濟發達省份,目前已經成長為國內軌交信號系統國產自主化的龍頭企業之一。根據RT軌道交通網的統計,以中標金額計算2020-2022年眾合科技在軌交信號系統領域均位居行業前三。市占率分別為13%、13.51%、15.33%,呈現逐年提升趨勢。并且在自動售檢票系統(AFC)領域,眾合科技是唯一一家連續五年站穩行業前三名的集成商。
根據RT軌道交通網數據,2020-2022年眾合科技中標金額分別為11.40、14.28、16.2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9%,從訂單這一業績前瞻指標已經可以看出業績復蘇趨勢。考慮到2023年新增需求的邊際提速以及此前被疫情抑制的更新和改造需求的快速釋放,預期公司軌交信號系統業務或將迎來強勁復蘇。2021年軌道交通信號系統及自動售檢票系統分別占眾合科技總收入的73.53%和14.40%,軌交業務或將驅動公司整體業績的強勁復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