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長期發展前景與其目前處于低位的估值存在背離,但隨著2022年以來高規格政策的持續出臺,職業教育板塊迎來持續修復行情。Wind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在線教育指數(887899.WI) 漲幅達到254.68%,跑贏滬深300指數277.73%,跑贏恒生指數277.78%。
12月7日,非學歷職業教育培訓服務供應商粉筆成功通過港交所聆訊,作為職業教育行業中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之一,粉筆上市將攪動職業教育的資本市場格局,讓行業板塊變得更加熱鬧。
粉筆IPO:成長可持續,市場份額持續攀升
粉筆為我國領先非學歷職業教育培訓服務供應商,致力于通過技術及創新提供高素質非學歷職業教育培訓服務。主要為在公共職務、事業單位及若干專業和行業(例如教師、醫療、會計、建筑及法律)謀求職業的成人學員提供全套招錄與資格考試培訓課程。在教育行業受相關政策影響整體向下的背景下,粉筆用業績向市場證明成長可持續性。據招股書,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截至2021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分別實現總營收11.6億元、21.32億元、34.29億元、18.85億元以及14.51億元。2019年至2021年營業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71.9%,2021年營收同比增長61%。2020年開始,公司由于迅速擴張、員工數量急增導致利潤轉為虧損,但隨著相關優化成本措施的持續施行,2021年上半年粉筆經調整凈利潤為0.96億元,扭虧為盈。
分業務看,隨著近年公司的快速擴張,包括在線培訓、線下培訓及圖書銷售在內的三大主營業務板塊均實現高速增長。其中在線培訓2021年收入13.96億元,同比增長41.6%,線下培訓課程收入16.17億元,體量首次超過線上培訓收入,同比增長82.3%,圖書銷售收入約4.15億元,同比增長60.23%。
隨著公司的持續擴張,粉筆市場份額也在持續攀升。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1年中國職業考試培訓行業按收入計的五大市場參與者總市場份額為22.1%,粉筆以4.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市場份額較2020年提升1.4個百分點。
按付費人次計算,粉筆2021年付費人次達到980萬人,在中國職業考試培訓行業中排名第一,其中,公司線上付費人次達到900萬人,相當于第二大市場參與者規模的四倍,并超過其余五大市場參與者的規模總和。
數據來源:粉筆招股書
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催生非學歷教育千億行業空間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勞動者供給需求的結構不平衡狀態正在擴大,“人口紅利”時代正逐漸向“人才紅利”時代過渡,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勢在必行,粉筆所處的非學歷職業培訓賽道持續受益。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技能勞動者總量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但市場上就業難與招工難并存,結構性就業矛盾日益凸顯。
據教育部統計,2022屆高校畢業生達到1076萬人,較去年增加167萬人,無論是規模還是增量均創歷史新高,而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增強導致更多畢業生以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等體制內單位作為首要就業選擇。2022年國考過審人數212.3萬人,同比增長51.3%,平均崗位競爭比上升至68:1,最熱門崗位競爭比甚至達到20813:1,就業壓力明顯增大。
但另一方面,根據人社部數據,全國職業求人倍率(崗位數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率)長期維持在1.0以上,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則達2.5以上,這意味著2個多崗位才有1個符合條件的求職者。
人社部、工信部發布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顯示,中國制造業10大重點領域2020年的人才缺口超過1900萬人,2025年這個數字將接近3000萬人,缺口率高達48%。
數據來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職業培訓是改善高技能人才短缺問題的重要舉措。
《“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提出“健全完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大力開展企業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強化重點群體就業技能培訓、加強創業培訓和新業態新模式從業人員技能培訓。”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高技能人才缺口與就業壓力共同作用下,催生出非學歷職業教育培訓海量的市場空間。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收入計,中國非學歷職業教育培訓行業的市場規模預計由2021年的人民幣2,215億元增至2026年的人民幣3,317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8.4%。
數據來源:粉筆招股書
職業教育行業后來者壁壘難破
非學歷職業培訓行業迎來經濟轉型時期以及新的發展機遇,并因此成為培訓機構入局、轉型熱門選項,投融資數據持續活躍。
據IFind數據顯示,2021年-2022年,教育培訓行業投融數量達556次,投融金額達到1152.48億元,涉及投資方數量達到1199家,同時,包括學大教育在內的多家培訓機構將原本用于K12業務的資金轉移到職業教育等業務方向,進一步加強對新業務領域的投入。
新入局企業的增加為職業教育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但“破局”并不易,新入局者首先需面臨的就是品牌、技術、師資與內容等方面的巨大差距,而以粉筆為代表的一類非學歷職業培訓服務的頭部供應商通過持續的技術積累與創新,已構筑較高的行業準入壁壘,并形成長期競爭優勢。
在技術創新方面,粉筆通過運用領先的RTC、大數據、人工智能、OCR及云端技術,改變了傳統行業格局,使優質培訓服務更普及和高效。
截至2022H1,粉筆研發團隊擁有349名專家,其中包括249名內容開發專家及100名技術開發專家,粉筆題庫已累積約230萬道問題,學員通過平臺練習約19億次,對應的習題數超309億道,技術投入與海量數據使得粉筆得以不斷優化算法,構建強大數據分析能力,制定更富成效的學習策略。
同時,粉筆擁有一支由3796名講師組成的專業團隊,其中大部分講師擁有本科或以上學歷,為學員提供優質學習體驗、提升滿意度及客戶粘性。
截至2022H1,粉筆在線平臺已累積約4320萬注冊用戶,平均月活用戶由2019年的290萬人增至750萬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調查,在熟悉所有主要招錄類考試服務供應商的調查者中,有58.7%稱粉筆為其首選。
在品牌口碑及數據分析能力支撐下,粉筆線下業務迅速擴張,2021年公司線下培訓收入也首次超過線上培訓。同時,粉筆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OMO)的協同效益,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降低獲客成本。
數據顯示,2021年粉筆線下課程付費學員中約67.5%自線上產品付費學員轉化而來,每位付費人次的銷售及營銷開支約72元,獲客成本較競爭者的數百元成本大幅降低。
事實上,教培機構進入職業教育賽道已有一段時間,但教培機構的生產邏輯很難跑通職業教育,實際發展并不如預期,東吳證券某首席分析師曾直言:“總體來看,轉型尚未成功。那些轉去做職業教育的企業實際上并沒有競爭力,還無法與此前一直在職業教育領域沉淀的品牌對抗。”,職業教育行業后來者壁壘難破。
總體而言,站在當前的節點,推動國家經濟結構轉型是重要命題,產業未來必將向高技術含量與高專業附加值方向發展,而產業升級需要高素質的職業人才支持,職業教育的發展具備必要性與緊迫性。
粉筆通過港交所的聆訊,是近期職業教育行業為數不多的成功實現證券化的企業,這不僅意味著公司拿到資本市場的入場券,也意味著教育行業出現新拐點,職業教育板塊有望迎來更進一步的增長與估值修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