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深圳市社區衛生協會和平安健康聯合主辦的首屆生活方式醫學南方論壇舉行。深圳市社區衛生協會執行會長周指明、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總會計師尼燕發表致辭。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防治中心副主任周脈耕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坪山總醫院院長馮天元等專家主題演講。
在本次論壇上,平安人壽客戶運營部總監陳錚在分論壇上介紹了平安在“保險+健康”戰略下的生活方式醫學實踐。她表示,平安為用戶提供的不再是單一金融保險產品,而是提供建立起融“前端健康管理、中端專業保障、后端高效解決”的一攬子綜合性健康管理解決方案。
平安人壽聯合平安健康在2021年下半年重磅推出“百萬慢病”服務計劃,為100萬名壽險用戶免費提供基于“生活方式醫學”的慢病防控服務,平安人壽還聯動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推出“中國紅”大型慢病幫扶公益活動,共同普及慢病知識,線上線下推廣科學的生活方式。
在“百萬慢病”服務計劃中,由“臨床醫師、國家注冊營養師、資深健康管理師、心理咨詢師”組成的“四師”專業團隊,為用戶量身定制個性化慢病管理方案,基于生活方式醫學理念,采取AI與人工相結合模式,真人即時在線指導和定期電話隨訪,幫助用戶調整改善三餐飲食、指導運動方式、督促定期監測和日常科普患教,幫助用戶掌握慢病防控的方法并追蹤服務的效果。目前平安已搭建超過200多人的慢病服務隊伍,規模行業領先。截至2022年12月,已有90多萬用戶使用慢病防控服務,其中60多萬參與慢病深度管理。
陳錚介紹,平安正積極探索“線上線下結合”的慢病管理模式,在目前已打造的四師共管,在以遠程在線管理為主的模式基礎上,進一步豐富線下膳食指導課、運動帶練、名醫講座等服務場景。在國外,線下通過生活方式醫學中心開展慢病預防、管理已有豐富經驗,平安也希望更快地把這些場景帶給平安用戶、進一步提升管理效果。她也表示,未來希望平安的用戶在有需求的情況下可以在線下生活方式醫學中心體驗專業、系統、高品質的慢病防控服務。
論壇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防治中心副主任周脈耕,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基本醫療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藥衛生管理學院教授姚嵐,南方醫科大學坪山總醫院副院長、深圳市社區衛生協會副會長吳江,深圳市社區衛生協會顧問、深圳市醫院管理者協會副會長傅曉源,平安智慧醫療慢病產品負責人李施政和主持人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國際醫學部部長陳龍,就“生活方式醫學”進行了圓桌討論。
平安智慧醫療慢病產品負責人李施政從科技賦能的角度,介紹了平安健康旗下的智慧醫療在幫助醫生提升患者依從性和降低管理患者成本等方面做出的探索。據他介紹,平安慢病管理理念基于心理學的福格行為模型——“行為改變=動機×能力×督促”,通過給用戶建立心理檔案,激發和強化他們的動機,在需要的時候給予基于心理狀態的督促。他認為,慢病管理周期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密集管理期,通過3個月的時間幫助用戶建立習慣,二是長期管理期,為用戶提供管理工具和健管師答疑。
以能力提升為例,用戶按醫囑做到生活方式改變非常困難。平安慢病管理將醫囑轉化為可以執行的動作,幫用戶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一位東北用戶長期吃藥但空腹血糖一直在8mmol/L以上,她通過21天社群訓練營后,一個月體重降了7斤,空腹血糖也降到了6.2mmol/L。
在平安“百萬慢病”服務計劃中,參與的用戶經過21天社群訓練營強督促管理后,78%控制住了指標,93%得到改善。
他表示,本次平安健康和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深圳市社區衛生協會共建的生活方式醫學中心值得期待。從嚴肅醫療場景出發,基于用戶復雜病情和醫生的干預方案,平安健康提供院外的管理服務,為老百姓提供“管得好、用得起、信得過”的慢病管理服務,讓更多人享受到高品質生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