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下簡稱郵儲銀行)新一代個人業務分布式核心系統全面投產上線。該系統是首個由大型銀行同時采用企業級業務建模和分布式微服務架構打造的全新個人業務分布式核心系統,基于華為云Stack和華為高斯數據庫構建,是中國銀行業金融科技關鍵技術可控的重大實踐。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金融科技相關政策,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以新一代信息和網絡技術為支撐,拓展互聯網金融,促進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融合。郵儲銀行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攜手華為高斯數據庫開始了核心系統創新之路,于2022年重新構建起基于通用服務器云架構的新一代個人業務分布式核心系統,完成傳統商業數據庫的全面替換,實現了全技術棧的自主把控。
深刻洞見業務癥結
郵儲銀行原有的個人業務核心系統始建于2014年,采用傳統的集中式架構,雖然基于賬戶的數據分片實現了初步的分布式能力,但每個分片依然采用傳統的集中式架構,因此系統的橫向擴展能力、復雜業務組合下的處理能力存在一定局限性。同時,銀行業務不斷拓展,用戶量隨之快速增長,面臨百TB級海量歷史數據、千億級單表數據量,甚至在高峰期上萬的用戶并發量,郵儲銀行原先基于傳統集中式架構的個人業務核心系統在存儲容量、并發支撐、數據安全、性能保障等方面的壓力更是隨之變大,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因而亟需從架構上進行創新性變革,通過先進的分布式技術驅動核心系統升級換代,以更好地適應未來的業務發展。
攜手華為高斯數據庫精準施策
2019年,郵儲銀行開始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攜手華為高斯數據庫全面啟動新一代個人業務分布式核心系統的規劃和建設,嘗試突破局限,尤其是在孵化滿足金融核心系統要求的交易型數據庫層面取得豐碩成果。
容量規模超大,突破海量數據存儲瓶頸
新系統通過大規模分布式集群,不但能輕松容納500TB以上超大數據量,還實現了數據分布式強一致事務保證,在復雜業務場景下數據處理更為靈活。
并發支撐超穩,不懼流量洪峰高并發壓力
通過多層級并行的設計來分擔海量查詢請求,同時采用大并發線程池技術讓系統在高并發下保持性能長期穩定。
安全保障超強,兩地三中心高可用容災
通過多副本+兩地三中心雙集群部署方案,做到AZ級故障秒級恢復,數據0丟失,滿足核心A類系統的金融監管要求。
查詢響應超快,毫秒級響應速度高位匹配
無需維護復雜的分布信息,可快速定位到查詢涉及的分片,達到毫秒級查詢響應速度,輔助以高性能的分布式執行引擎和事務處理引擎,進一步滿足業務的性能要求。
采用華為高斯數據庫的分布式核心系統全面上線
2022年4月,郵儲銀行攜手華為高斯數據庫重新構建的基于通用服務器云架構的新一代個人業務分布式核心系統全面投產上線。
郵儲銀行新一代個人業務分布式核心系統上線后可為全行6.5億個人客戶、4萬多個網點提供日均20億筆、峰值6.7萬筆/秒的交易處理能力,全天聯機平均耗時由93毫秒減少為65毫秒,比老核心系統降低30%,批處理時間也由過去的4.5個小時縮短為3個小時。在今年9月末的三季度結息中,郵儲銀行僅用時25分鐘,相比過去的140分鐘實現效率倍增,性能得到大幅提高。這充分驗證了華為高斯數據庫在安全可控核心系統上的承載能力。
新系統采用全新的技術和工藝,開啟了郵儲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的新篇章,也將為中國銀行業核心系統架構轉型提供重要借鑒。
全面梳理業務需求,通過企業級業務建模化繁為簡,全面重構了交易流程和業務流程,大幅提升客戶體驗;
采用模塊組件化設計實現靈活裝配,減少了代碼開發,以技術敏捷驅動業務敏捷,滿足了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的產品創新需求;
采用分布式技術架構和國產技術棧重構業務引擎,實現了在保障核心系統高性能、高穩定的同時可按需動態伸縮、彈性擴展的單元化部署,以及業務交易從前端到后臺、從服務接口到內部組件的全鏈路跟蹤;
以在線遷移方式實現客戶無感切換,保障業務連續性,降低切換風險,開創了大型銀行核心系統切換上線新模式。
郵儲銀行新一代個人業務分布式核心系統的全面投產上線,標志著基于國產基礎設施及基礎軟件的分布式技術架構能夠滿足大型國有銀行的核心系統需要,有助于全面加速中國金融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未來,華為高斯數據庫也將繼續全力支持郵儲銀行數字化升級,共同探索實踐,為同行業創新應用發展積累經驗,樹立標桿。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