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新消費品牌蕉下向港交所遞交了更新后的招股書,繼續沖刺IPO。在準備上市過程中,亮眼的銷售成績可以說就是蕉下沖刺IPO的底氣。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蕉下的收入由2019年的3.8億元人民幣增至24.1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達150.1%,業績增長迅速。
實際上,自蕉下成立以來,不斷地創新研發科技,多元化布局,將科技運用于新品中,從而誕生了海量經典品。
據介紹,蕉下在中國已經擁有172項專利,正申請56項專利。研發費用方面,蕉下的研發支出從2019年的0.2億元,逐漸增長至2021年的0.71億元。
如今,蕉下品牌已經切入了更廣泛的市場,在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之上,繼續滿足“品質生活追求者對精致生活方式的追求”,提供更多兼具防護和舒適性的產品,包含防曬、涼感、干爽、保暖、防水、輕便和運動防護等功能,產品涉及打底衫、褲裝、外套、圍巾、帽子、鞋履等。
在這些多元化產品中,蕉下依舊延續了對材料科技的升級創新應用,以及對既有產品痛點進行改良的思路。
比如“小蠻腰打底衫”,為了解決搖粒絨容易松垮變形的痛點,在搖粒絨材料的基礎上添加了Flex Free纖維提升彈性,又配合高碳纖維的密織工藝增加親膚性和柔軟度。
再比如“超軟厚底馬丁靴”,為了解決傳統馬丁靴的厚重、硬底等痛點,對鞋底進行了微發泡輕質技術處理,讓馬丁靴可以長久穿著也不累腳。
多元化產品的布局不僅讓蕉下收入率持續增長,同時,蕉下也在一直通過多渠道布局,來提升自身的業績與品牌影響力。
至2022年上半年,蕉下線下門店分別為39家、42家、66家及99家,其中直營門店分別為16家、27家、35家及41家。蕉下還會向第三方零售網絡銷售,包括連鎖商超、便利店和百貨等。
此外,蕉下也在深度運營私域用戶,組織戶外互動興趣社群并定期舉辦線下活動,借助場景教育用戶并向各個垂直圈層傳遞認知。目前,蕉下已經組織了多個徒步、釣魚、飛盤、騎行等用戶社群,通過活動分享戶外知識,同時借和用戶面對面的機會,基于場景挖掘更多產品需求。
而用戶口碑也成為蕉下重要的傳播助力之一。根據灼識咨詢2021年11月的消費者調查,蕉下約70%用戶在購買后會通過社交媒體或向朋友分享蕉下的產品體驗。而在2021年,蕉下天貓旗艦店的復購率已經達到約46.5%。
未來,蕉下也將借助品牌優勢,深耕產品研發領域,滿足消費者在不同場景下的功能需求,為蕉下成功赴港上市提供更強大的底氣。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