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科技圈動不動就掛在嘴邊的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又會與我們的生活產生怎樣的關聯?
其實,元宇宙(Metaverse)這個復合詞早在1992年就被《雪崩》作者——尼爾•斯蒂芬森憑空造出來了。但即便到了2018年,元宇宙仍然鮮有人知,直至2021年NFT數字資產概念大火之后才開始頻繁出現。
簡單來說,元宇宙就是一個“在線3D空間”的概念,既依托于現實世界又超脫于現實世界,是映射現實世界的在線虛擬世界,也是越來越真實的數字虛擬世界。它是在擴展現實、區塊鏈、云計算、數字孿生等新技術下的概念具化,人們可以用數字化身份在這個世界中交流、娛樂、生活以及工作。
而說起元宇宙,似乎又繞不開Web3.0。由于兩者都是新興的概念,經常會被大家混淆,更有甚者將它們判定為同一事物。那么Web3.0又是什么?
我們先從Web 1.0說起。Web 1.0大致存在于1991年到2004年間,此時大多數網站是靜態網頁,大多數用戶是內容的消費者而非生產者。此后Web 2.0時代開啟,基于“網絡作為平臺”的理念,打造了以用戶創建的內容為中心的社交平臺,包括論壇、社交媒體、網絡服務、博客和維基百科等。Web3.0則是第三代萬維網,它基于區塊鏈、DAO等分布式技術而建立,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網絡,并非集中在個人或公司擁有的服務器上,Web3.0更加智能且沒有邊界,用戶在內容自主選擇性、隱私、數據安全等方面能有更多的控制權,不再需要任何中間機構來幫助傳遞。
Web3.0的大熱,讓DAO這個新的組織形態也走到了臺前。那么DAO又是什么?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是指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由所有成員管理,獨立于中央機構。通過智能合約,DAO有一套自己的運行邏輯與自動執行的能力。多年來,自動化系統一直被視為減少人類煩人障礙的一種方式,例如處理冗長而繁瑣的傳統官僚系統,而DAO的目的便是幫助解決此類問題并鼓勵人們專注于提高生產力和組織或更有價值的地方。
……
說了這么多新概念,也許你會問,元宇宙——如此遙不可及的高科技,會帶來哪些發展機遇?又如何真正讓普羅大眾可見、可感、可觸摸?
SmartMesh基金會主席王啟亨老師曾介紹道,元宇宙分七層,每一層都有不同的機會。第一層是基礎設施,在網絡的基礎層面,WiFi、5G、6G、物聯網、芯片,包括元宇宙需要實時渲染的GPU芯片等各個方面的東西,在這個領域里會有對高速成長的企業長期投資的機會,這些公司基本上是面向VC或者在股票二級市場去參與的投資。那么到人機接口的第二層,例如腦機接口如馬斯克的Neuralink和可穿戴設備等。第三層,包括去中心化技術、邊緣計算和區塊鏈技術等。第四層是空間計算層,3D引擎、AR渲染方面都有公司在崛起,一些公司也被大型的Web 2.0公司收購,比如字節跳動收購的Pico等。第五層是創作者經濟,最重要的用戶能夠在里面得到收入。第六層是發現層,也是社交網絡層,垂直精選的內容頻道、Web3.0保護隱私的廣告也在這一層,此外分布式的AI助手也是這一層里不可或缺的,中心化的公司和去中心化的組織在元宇宙里都有商業發現的機會,中心化的公司會通過O2O進入到整個元宇宙的消費領域,智能AI助手可以自動給你挑選出來該用哪個token去支付。第七層處于最上面,到了游戲、社交、購物、電競、娛樂的層面,如果說下面六層都是用戶不太了解或不能感知的,那么第七層則是未來用戶每天將沉浸的一層。
近日,上海羅森與云拿科技(Cloudpick)聯手打造的無感支付門店,便是對“零售+元宇宙”業態的一次探索,讓人們對高科技的“幻想”慢慢照進現實。
元宇宙概念在去年大火之后,消費端是其趨勢下反應最快的領域,虛擬商品、NFT、虛擬數字人、3D廣告等等層出不窮,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作為采用了元宇宙技術的AI便利店,此次羅森無感支付門店的亮相,也讓這一新世界有了更清晰的輪廓。
Q1:在基于元宇宙技術打造的AI便利店中如何購物?
在元宇宙中,“人”不再只是一個賬號ID,更是一個具象化的數字分身,或是現實中人的增強版/異化版的投射。因此,在采用了元宇宙技術的AI便利店里,“人”于現實世界中的消費需求,也將在線上的數字分身上得到1:1還原。
具體而言,基于3D機器視覺、深度學習、多傳感融合等空間計算技術,云拿AI系統可對線下物理空間進行三維重構,消費者的逛店軌跡、拿放動作等信息都會被實時同步到計算機里。由于云拿提前訓練了各類行為姿態、建立了海量商品模型,消費者在店內站立、走動、蹲下以及拿起、放回商品等都會被精確捕捉與識別,輕松掌握大家買了什么。
如此一來,消費者只需掃碼/刷臉進店,挑選完商品直接出店就能自動結算。逛店期間,無論是多次拿取放回、頻繁改變心意,還是將商品放入口袋/包中,AI攝像頭都能正確判斷并扣除相應金額。
Q2:經營一家這樣的AI便利店是不是門檻很高?
答案是否定的。
得益于無人收銀、無人值守的運營方式,AI便利店可以顯著降低人力投入,輕松實現24小時營業,同時經營方還能隨時隨地在線查看“數字孿生門店”的經營情況和銷售數據,獲取顧客拿放分析、商品銷售分析、區域熱力分析等可視化報表,并基于報表高效決策,快速調整商品結構、貨架陳列,及時響應消費需求和趨勢的迭代。
而在提升消費信息的獲取效率外,AI便利店還能基于實時互動內容增強門店與消費者的連接。換言之,傳統門店往往建立的是商品與人的連接,而AI便利店可以基于消費者的拿放動作,通過貨架條形屏等數字化觸點自動播放商品介紹或是相關活動優惠,讓消費者感受到被理解、被關懷,建立商品與消費者興趣甚至是與消費者情感的連接,進而提升客單價與復購率,促進銷量增長。
Q3:AI便利店與元宇宙技術還有哪些結合機會?
元宇宙時代的零售不再是“面向大眾”的消費,而是“以每位消費者為中心”的個性化消費。隨著數字虛擬人的廣泛應用,這種“個性化消費”也有了更豐富、更新穎的實現方式。
目前,云拿已攜手專注數字虛擬人技術研發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聚力維度,為AI便利店打造了“新朋友”,她不僅會在店外“迎賓”,帶著溫柔的微笑或是俏皮的wink招呼路過的人群、引導進店,增強品牌的親和力與感染力,還會在大家逛店的時候作為解說員,當消費者拿起某件商品時主動介紹商品信息,或是基于對其需求和偏好的了解精準推薦感興趣的商品,付款前再“偷偷”塞上幾張優惠券,讓無人化的線下零售場景也能實現千人千面的導購,提高門店銷售轉化。此外,云拿也在探索數字虛擬人的更多功能,諸如語音喚醒、隨身精靈等等,像朋友一樣貼心陪伴每一位消費者。
在這一階段,云拿把元宇宙技術運用到了線下實體門店中,而未來,元宇宙技術的成熟也將加速線上應用的繁榮,釋放更大想象空間。正如電影《頭號玩家》所暢想的那樣,消費者們將以虛擬化身的方式在線上元宇宙商店中選購商品,甚至可以通過智能穿戴設備,獲取與線下一樣的全感官觸動。
“數字虛擬人是元宇宙的‘原住民’,作為用戶在元宇宙平臺的虛擬化身,數字虛擬人有三大特點,即有人的外觀,有人的行為,甚至有人的思想。”王啟亨老師介紹道,“元宇宙可以是Web2.0的,也可以是Web3.0的,區別就在于Web2.0的元宇宙是中心化的,往往由一個商家去控制所有數據,呈現出一個個無法互聯互通的數據孤島。Web3.0的元宇宙則非常開放,可能是由許許多多的商家和企業機構組成、面向公眾的元宇宙。在這種情況下,用戶擁有了數據的自主權,對應的虛擬化身也擁有了數據的自主權,他們可以攜帶個人主權的數據進入Web3.0的應用,例如進入零售元宇宙購物。那么按照W3A(World Web3 Alliance,世界Web3聯盟)對Web3.0應用間協議的定義,元宇宙中不同應用需要支持用戶授權數據以及元數據的呈現和渲染,這就意味著數字虛擬人在某一個元宇宙應用中的主要體驗參數,可以在另一個應用中授權體現,由此用戶可以在不同的應用里有著帶記憶的漫游,而這也就是開放元宇宙的雛形。”
那么,對于元宇宙商店來說,即使某位用戶此前從未到訪過,但用戶“自帶”了大量數據,在以保護隱私為前提的授權下,該元宇宙商店同樣可以快速了解用戶的偏好及需求,從而像招待老客戶一樣為用戶所對應的數字虛擬人提供個性化的、沉浸式的消費服務。不難理解,在Web3.0時代,這種既保護了用戶隱私、尊重用戶數據自主權,又能“秒懂”用戶的方式,也為零售業指明了打造極致消費體驗的新路徑。
伴隨消費理念的不斷變化,零售的底層邏輯不再是追求薄利多銷的“流量經濟”,而是基于對個體差異化需求以及全生命周期價值的關注,挖掘“單客經濟”。可以預測,元宇宙與零售的持續融合,也將催生新的服務方式和消費體驗,為處于浪潮中的零售企業帶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