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天橋腦科學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TCCI)轉(zhuǎn)化中心主辦的“對話大腦”院士論壇在上海開講。第一期論壇,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醫(yī)學部主任段樹民教授和美國科學院院士、加州理工學院天橋腦科學研究院腦機接口中心主任Richard Andersen教授兩位大咖,探討腦機接口的歷史、現(xiàn)狀和未來。
人工智能(AI)和腦科學如果能夠更好更快融合,或?qū)a(chǎn)生不小的效益,如今,人工智能與腦科學的融合將是未來的一大趨勢,通過人腦與AI的融合來增強大腦功能,能夠?qū)崿F(xiàn)全腦AI交互,釋放人腦全部潛能。對此,潛心投入腦科學領(lǐng)域研究發(fā)展的陳天橋曾在一次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技術(shù)近年來在腦機接口上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因此希望更多人工智能人才加入腦科學領(lǐng)域。
陳天橋還認為,中國研究人員在某些程度上可以超越Neuralink,加速推動AI與腦科學融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