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wonderlab的口服透明質酸軟糖、網紅飲料品牌漢口二廠的玻尿酸氣泡水“哈水”,到新式茶飲品牌樂樂茶的玻尿酸“粉椰水光凍”,各大品牌仿佛一時之間都開始從品類、功效入手,大力布局食品級玻尿酸的終端賽道。但從我國批準玻尿酸入食到現在還不滿兩年,如此迅速的繁榮離不開拓荒者的創新與堅持,以及科研力量的支撐。
據了解,我國的玻尿酸入食始于2021年1月——國家衛健委正式批準由華熙生物申報的透明質酸鈉(玻尿酸)為新食品原料的請求,將其適用范圍從保健品擴大至普通食品。食品使用范圍包括乳及乳制品、飲料類、酒類、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冷凍飲品。從此,玻尿酸入食開啟了新的時代。
事實上,能夠取得這樣的進展并不容易。作為全球最大的玻尿酸研發、生產和銷售企業,華熙生物一直堅持不懈地推動玻尿酸在我國食品中的應用。早在2004年,華熙生物便啟動了玻尿酸作為普通食品原料的申報工作,并依托長期的基礎研究及應用基礎研究,堅持每年向國家有關部門提交論證報告。2008年,在華熙生物的努力下,國家衛生部批準了玻尿酸作為一種新資源食品用于保健食品原料,玻尿酸作為食品原料的大門終于被敲開了。到2021年玻尿酸正式獲批為新食品原料,已經走過了十數年。
與此同時,我國有關玻尿酸入食的研究成果也層出不窮,并逐漸深入。2021年,由清華大學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藥理學研究所主任王釗等人撰寫,發表在《食品科學》雜志上的《經口給予透明質酸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機制研究進展》一文中,對“經口給予HA(透明質酸)對皮膚健康的影響”、“對關節的影響”、“對腸道健康的影響”、“對于眼部的影響”等都做了大量系統性的論證。同年,中國北京中醫藥大學與美國哈佛大學等科研院所共同發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口服透明質酸對改善腸道炎癥、促進腸道內益生菌生長、調節腸道屏障功能有重要作用。
今年,關于玻尿酸“低吸收和快速周轉”的痛點,江南大學陳衛院士團隊撰寫的論文《透明質酸的吸收、代謝、功能及其與微生物聯用的治療前景》給出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多種細菌可產生HYA,HYA可降解玻尿酸,為細菌提供營養物質,促進玻尿酸在體內的吸收和運輸。
陳衛院士是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歷任江南大學食品學院院長、國家功能食品工程中心主任等職,目前擔任江南大學校長。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食品微生物學,長期從事食品生物技術的教學和教研工作。國際權威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碳水化合物聚合物)》 在2022年Elsevier 發布的CiteScore中評分達16.0,在高分子科學領域排名前三。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布口服玻尿酸相關研究。
研究顯示,口服后并不能被直接吸收的大分子HMM HA在被分解為小分子LMM HA后,就可以在大腸和小腸中被吸收,并通過血液和淋巴轉運至人體各個部位。而HA分解代謝由腸道微生物的一系列酶和受體完成,主要由透明質酸酶家族成員(HYAL)完成。
論文中還提出,“玻尿酸+益生菌”的組合拳,可能是最大化發揮服用玻尿酸健康效益的方法。玻尿酸作為一種潛在益生元,能促進益生菌的增殖,幫助人體中的益生菌充分發揮調節作用,維持人體健康。玻尿酸與益生菌均具有獨立的抗炎、抗敏和免疫調節作用,因此,玻尿酸和益生菌的組合可增強每種物質的單獨效果,同時抑制潛在負面反應。
豐富的研究成果不僅給了消費者們信心,也鼓舞了具有實力的創新者們一展身手。在玻尿酸入食甫一獲批、各大品牌躍躍欲試之時,華熙生物憑借先發優勢率先推出了國內首款玻尿酸飲用水產品“水肌泉”,首個玻尿酸食品品牌“黑零”。而同期,華熙生物功能性食品業務實現收入 4436.58萬元,在低基數下實現大幅增長,業務格局實現初步打開。此外,伊利、光明、湯臣倍健等品牌也選擇與玻尿酸“大廠”華熙生物合作,推出了不少玻尿酸食品。
未來,以學界研究為指引,企業產品創新為動力,方興未艾的玻尿酸類功能性食品還有更多的可能性待挖掘,為人們的健康需求帶來更優解。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