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后疫情時代,大學生正處在青春發育的后期,生理發展基本成熟,心理發展相對滯后,心理狀態還不穩定,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初步形成,因長期的社交疏離,家庭因素,日常生活受到干擾,學習與生活界限模糊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部分學生的心理不同程度的受到影響,極個別的學生心理出現危機。為此,11月4日下午應賀陽教育集團大學部心理健康指導中心邀請,河北省第六人民醫院心理科主任于雪竹教授作《大學生心理問題識別與干預》專題講座,主會場設在保定理工學院報告廳,分會場設在河北科技學院曹妃甸校區,專兼職心理咨詢師、輔導員、班主任、心理工作志愿者、心理委員,線下線上共計1500人參加,李從戎主持。
于雪竹教授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從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大學生常見心理異常有哪些,睡眠障礙,失眠的流行病學,抑郁癥流行病學,什么是焦慮,正常焦慮與焦慮癥,焦慮癥的表現,社交恐怖,強迫癥,什么是抑郁,抑郁情緒不等于抑郁癥,躁狂癥,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癥,哪些學生需要關注,關注什么,怎樣幫助有問題學生,建立四級預警機制,自殺的基本線索,大學生自殺的特點等話題展開了深入淺出的闡述,聽后茅塞頓開,受益匪淺。
于雪竹教授還就什么是危機干預,危機干預的原則,以及對有嚴重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學生的干預,自殺意念學生的干預,自殺行為學生的干預,傷害他人意念或行為學生的干預等等,提出了具體,詳細的干預措施和方法,是一次難得的即講理論,又教方法的實踐課,對做好學生心理工作起到了“傳經送寶”的作用,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
講座中,于雪竹教授還對賀陽教育集團完善的“宿舍-班級-學院-學校”四級聯防預警體系,“大學工”教育觀,立體化全方位參與心理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
于雪竹教授,心理學碩士,心理治療師,中華CSP精神創傷協作組委員,中華CSP焦慮障礙協作組委員,河北省衛生應急救援隊專家成員,河北省心理衛生學會心身醫學會常務委員,保定市腫瘤心理健康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擅長治療抑郁癥、焦慮癥、失眠癥、神經衰弱、強迫癥、兒童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利用正念認知療法,巴林特小組對員工進行情緒調控與壓力管理、EMDR(眼動脫敏與再加工)治療與創傷有關的問題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田錄賢 許叢璇 馬夢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