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再迎來重大支持。
近日,財政部出臺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實施意見,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支持山東發展。
實施意見很長,簡單來說就是5個字:給錢、給政策。
今年以來,財政部針對某一區域發布的支持政策,只有兩個。
一個是深圳,支持深圳探索創新財政政策體系與管理體制;另一個,便是山東。
今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首次明確山東在全國大局中的定位: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
山東的轉型,在全國具有示范意義。
很快,財政的助力就來了。
1
財政部發布的政策,給山東帶來實打實的“真金白銀”。
隨便列幾條——
加大均衡性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等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增強基層財政保障能力。
在分配分地區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時統籌予以支持,將符合條件的重點項目納入支持范圍。
加大中央基建投資對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支持力度。
翻譯一下:第一條的意思是,給基層財政的錢,要增加;第二條,有項目,舉債額度放寬;第三條,中央基建投資,會多照顧山東。
以基層為例,其財政正面臨壓力。去年底,山東曾透露,受疫情沖擊、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山東財政特別是基層財政收支矛盾突出,處于“緊平衡”狀態。
今年上半年,與全國很多地方類似,山東多地市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滑。比如濰坊,濰坊上半年完成375.55億,較去年同期下滑了51.78億;淄博與去年同期相比,減收4億多。
因此,新政無疑是“雪中送炭”,將有力舒緩發展中遇到的資金難題。
而這,只是新政的其中幾條。
并多次使用“優先”一詞
新政對山東的幫扶可謂是全方位的,在創新支撐能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城鄉協同發展等領域,實施意見提到了一攬子支持政策,。
比如,實施意見專門提到,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養護的支持力度,優先安排資金支持小清河復航工程、京杭運河適宜河段復航、京滬高鐵輔助通道、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推進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建設。
如此照拂山東,給了山東在激烈的發展競爭中更進一步的巨大機遇。
2
敢于把錢投向山東,是因為山東這兩年確實起勢了。
剛剛公布的前三季度GDP,山東增量蟬聯全國第一,對全國的貢獻度高達9.6%。
此時扶一把,山東可能會有更大突破,勇挑大梁將有新作為。
這也應驗了一句話,干得越好,越不缺錢、缺項目。即使自己不夠,國家也會給。
同時,動能轉換之中的山東,產業體系升級,也確實需要錢。
山東有4726個項目納入2022年專項債準備項目清單,資金需求1.5萬億元,通過國家審核的項目個數和資金需求量連續三年位居全國前列。
公開報道顯示,
上半年,山東新增3000多億可用債券資金,有力保障了項目建設的資金需求。
而能源、化工、機械、醫藥等領域的轉型,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
財政部的實施意見,將支持山東實施“先進制造業強省”戰略,通過中央相關專項資金支持聚焦關鍵戰略性產業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同時,支持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對納入重點“小巨人”企業范圍的,按規定予以積極支持。
3
現在的山東,應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遇。
首先,要深度梳理山東需要扶持的項目,形成更多清
單,既包括基礎設施,也包括產業項目,還有綠色發展項目,積極對接中央財政。讓資金快速入“魯”。
其次,用好“放權”的新政,盡快出臺落地細則
。比如,實施意見指出,山東省可根據本地實際,在地方權限內探索城鎮土地使用稅差別化政策,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相當于給了山東相當大的自主權。
再比如,支持青島港作為離境港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這對青島港是相當大的利好。
啟運港退稅政策的核心意思是指:貨物自啟運港運出后即視同出口,企業可向稅務部門申請辦理退稅手續。
舉個例子,一批貨物從西安啟運港出發從青島港出境,之前需要在青島港辦理結關手續后才能向稅務部門申請退稅。該政策實行后,只要貨物從西安起運,企業就能申請退稅。可以大大提高企業資金的周轉效率。
換句話說,很多以前不選擇青島港的貨物,很可能轉而投向青島港,大大提升青島港的吸引力。同時,進一步提升青島在全國大局中的地位。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