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老齡工作取得顯著進展和成效。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后印發《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國務院先后印發“十三五”、“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充分發展、醫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增強養老服務供給能力等理念也進一步明晰了康養行業的發展方向。
“傳統的‘9073’養老模式,是90%的人選擇居家,7%的人選擇社區,3%的人選擇機構養老,這個格局未來將持續一段時間,因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家文化’是非常深厚的”,云信產業集團董事長張衛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2035年左右,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如果按照“9073”養老格局來測算,即2035年我國將有3.6億老人居家康養,這代表著龐大的居家康養市場已成一片藍海!
“居家康養,最大的難點是服務供給能力不足,其中醫康養服務更是重頭戲。”張衛昌總結,從目前市場情況看,康養需求端呈現多元化特點,滿足需求對供給端而言,最大的考驗就是需求挖掘能力和服務承接能力。縱觀國內目前的市場供給端,我們國家康養市場體量很大,但供應資源和服務都非常零散,且零散的背后就意味著質量參差不齊,醫康養服務供給能力嚴重不足。
“供需不匹配,是目前居家康養存在的痛點之一。”張衛昌認為,從供給企業角度看,存在痛點和問題的地方,一方面是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發力點,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商業機會。云信產業集團聚焦京津冀魯、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經濟發達并具有高增長潛力的地區,精選目標城市,投建城市最大、最專業、最高端的醫康養綜合體——萬悅國際康養城,配置“醫康養居悅產”6大業態版塊,強化醫康養服務供給能力,向城市康養人群提供增值化、定制化的健康服務,推進康養服務整體效能。同時,在成熟社區植入N個康養驛站,提供領先的、日常必需的“健康、醫療、養生、養老”產品和服務,將康養資源、醫療資源、健康護理下沉到社區,下沉到居民唾手可得的場景中,更能與康養人群不同身體狀況和場景觸發的需求緊密銜接,做到康養生態相互融合、協調發展。
張衛昌最后表示,云信產業集團在居家康養服務建設上已實現規范化、品牌化、連鎖化、市場化運作體系。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面向城市中高收入核心康養家庭,構建起“醫康養綜合體+中醫館+康養驛站“的健康服務矩陣,為全國居家康養服務樹立標桿。未來,云信產業集團將把更加成熟的“醫、康、養、居、悅、產”六位一體的健康綜合服務經驗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持續增強醫康養服務供給能力,力爭成為中國居家康養服務的首選品牌!建設健康中國,共創美好生活。踐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