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知識產權局依據《北京市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單位認定與管理辦法》(京知局〔2020〕171 號),開展了2022年北京市知識產權示范單位申報和評審工作。經初審、形式審核和專家評審和公示,能鏈獲評2022年度北京市知識產權示范單位,表明其在能源數字化領域的創新能力和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及運用能力獲得權威認可。
北京市知識產權示范單位認定是北京市政府為深化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首都知識產權戰略,對創新能力成果突出、知識產權戰略意識深入、知識產權管理規范、主營業務擁有核心專利的企事業單位予以的高度肯定。
據《北京市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單位認定與管理辦法》,申報北京市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單位的硬性條件主要有:已被認定為北京市知識產權試點單位;近三年研發經費投入增幅不低于10%;申請發明專利占比不低于30%;近三年專利實施率不低于60%,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不低于60%;近五年內無故意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等。
作為國內領先的能源數字化企業,能鏈將大數據、云計算、AIoT等技術應用到能源行業,為能源行業上中下游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助推能源行業數字化、去碳化、品牌化發展。自2016年成立以來,能鏈持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在產業鏈各環節進行專利布局,已獲得60余項授權,圍繞能源行業全產業鏈規劃包括專利、商標、著作權在內的各類型知識產權數千項,涉及AI、大數據、區塊鏈、SaaS、智能座艙和智能硬件等多個領域。
能鏈創始人、CEO戴震表示,以技術為依托,提高行業參與各方的連接效率,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與降本增效,這是構建能鏈絕對優勢的戰略性目標,也是滿足能源行業未來發展需求的必然實踐。
經過六年的深耕,能鏈打造出團油、能鏈智電、能鏈企服、能程科技(能鏈物流)、中能鏈等業務矩陣,涉及油、電、氫、氣等多個能源品類,服務范圍覆蓋全國1800個城鎮,實現了從上游采購、中游物流運輸到下游零售服務的全流程數字化閉環。
在數字經濟時代,面臨新一代信息技術變革的重大機遇,能鏈始終致力于用科技創新推動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憑借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不斷賦能行業上、中、下游實現數字化轉型,與客戶共發展,與伙伴共進步,與行業共同成長,用創新驅動中國能源數智化建設。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