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光伏浮世匯:硅料巨頭做組件,是行業通吃還是被逼無奈?
來源:搜狐 發布時間:2022-10-18 17:52:20

進入 2022年,曾經崇尚專業化的光伏行業內掀起了一股垂直一體化浪潮。

梳理可以發現,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阿特斯等光伏組件CR5都在不惜重金布局垂直一體化。

據統計,2021年市占率達61.8%的組件CR5的擴產預算總額已達到1504.85億元。預計經過此輪擴產后,全球光伏組件市場的集中度將一步提高。

9月20日,通威股份發布公告稱,其計劃于江蘇鹽城投資40億元建設25GW光伏組件產能,正式開啟垂直一體化戰略布局,再度引發市場對一體化戰略的熱議和思考。

?

滑產業鏈周期

光伏企業為何熱衷于一體化戰略?

從經濟和市場規律來看,光伏企業選擇一體化戰略是滑產業鏈內部周期的必然選擇。

光伏行業可大致劃分為硅料、電池片、硅片、組件和光伏電站五大環節。根據不同的產業鏈環節,垂直一體化戰略可概括為向下一體化和向前一體化。具體來說,通威從上游的硅料向電池片、組件延伸,隆基綠能由硅片拓展到組件屬于“向下一體化”模式,天合光能、阿特斯等組件廠商計劃切入電池、硅片、高純晶硅領域屬于“向上一體化”模式。

無論是向下還是向上,企業走一體化路線的本質動機是保障原材料供應,加強業務多元化發展,為富余產能建立“泄洪口”,是出于對光伏擴產潮下深挖“護城河”的深度思考。

硅料新一輪周期衡已經吸引眾多新老玩家進場“淘金”。繼通威、協鑫、大全、東方希望、合盛等傳統硅料廠商啟動擴產后,天合光能、阿特斯、TCL中環、上機數控、中來股份等新玩家都拋出10萬噸至40萬噸不等的高純晶硅擴產計劃,向上游做一體化戰略延伸。

組件領域的隆基綠能和天合光能等組件廠商也較早實行了一體戰略,并富有成效。隆基綠能已在兩個方向做出一體化,上游的電池片規劃產能60GW,下游組件規劃產能達到85GW。天合光能的電池片、組件產能規劃分別為50GW和65GW,最新計劃在青海西寧投建年產能15萬噸高純晶硅、50GW單晶硅拉棒、10GW單晶硅切片項目,形成全產業鏈“通吃”只是時間問題。

企業之所以熱衷于一體化戰略,還在于產業鏈脫節導致的資源不對稱。細心觀察可以發現,在硅料、電池片、硅片和組件等環節,除市場集中度較高的硅片擁有一定的市場定價權,具備上下游“通吃”實力,擁有相對穩定的盈利能力之外,上游的硅料、電池片和下游的組件周期波動相對較大,尤以硅料為甚。

2006-2008年“擁硅為王”時期,多晶硅價格從20美元公斤起步,最高漲至500美元/公斤。之后受全球金融危機沖擊,又直線掉到了60美元/公斤。這次多晶硅風口過后,行業哀鴻遍野,多家光伏霸主先后因簽訂長單或投資硅料而破產。

在本輪大牛市來臨前,多晶硅經歷了十年的熊市。2020年5月,多晶硅價格一度跌至57元/公斤,創歷史最低水。這輪洗牌當中,很多二、三線廠商因虧損退出,通威、協鑫、東方希望等頭部廠商的硅料產能也面臨虧損,甚至不得不通過其他業務的盈利來補貼,協鑫集團則轉讓了大量的光伏電站資產“瘦身”。

究其本輪硅料持續大漲的根源,恰恰正是硅料周期波動大,大量中小廠商出局,導致產能不足、供應緊衡的僵局所致。同時,通威、協鑫、大全等硅料廠商憑借精準的戰略預判,敢于逆勢擴產,才守得云開見月明。

“你只看見人家吃肉,看不見人家吃苦。”當硅料企業連續實現高盈利,下游硅片、組件企業利潤出現下滑時,在未納入行業周期規律因素前提下,單方面將行業現狀歸結為“上游吃肉,下游喝湯”有失公允。

事實上,鑒于硅料歷史上“過山車”的走勢,上游廠商切入電池片、硅片、組件賽道,是抑行業周期波動,衡業務單元的有效選擇。

據統計,目前在硅料領域,除了大全能源、新特能源仍深耕多晶硅之外,通威股份、協鑫集團、合盛硅業、東方希望等晶硅巨頭均已涉足或計劃進軍組件領域。

?

推進降本增效

如今,全球光伏政策和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碳中和已經成為全球共識,市場需求處于長期增長狀態,單一的專業化發展受國際貿易政策波動、商品漲價影響,抗風險能力低的短板不斷被放大。這無疑令具有降本增效屬的一體化戰略,成為光伏企業尋求做大做強的最優解。

垂直一體化是行業由專業化發展過渡到集中化、集約化發展時期的產物,更為符合光伏行業降本增效的發展邏輯,也是光伏價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步入價上網時代,光伏行業發展現市場集中度趨高的態勢,一體化戰略有利于降低企業生產成本、保證供應鏈安全,有利于頭部企業將新技術、新成果在產業鏈內沉淀、節流,推動光伏發電降本、提質、增效。

同時,一體化戰略也有助于企業消化富余產能,對沖較高的產能退出成本,通過多元化發展路徑,提升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光伏發電從邊緣能源到替代能源,再躍升為主體能源,降本增效是貫穿其發展始終的不變主線。

相較于專業化發展路線,在相關環節保持充分領先優勢的前提下,將每一個“精而專”的鏈條有效融合、高效運轉起來,更有利于提高生產、經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同時,依靠自身的渠道資源,一體化戰略推動光伏降本、提質、增效,也有助于鞏固客戶群,提高客戶粘,進一步成就客戶。

?

瘋狂擴產下的“無奈”

其實,中國光伏20余年發展歷程中,一體化戰略早已有之。早期的無錫尚德、英利集團、賽維LDK、海潤光伏,因國內外政策環境不成熟、產業鏈拉得過長、管理失當等因素而功敗垂成。但這并沒有阻擋住各家企業實施一體化戰略,推進光伏發電降本增效的步伐。

早在2007年,天合光能也曾決定在連去港投建一個萬噸級多晶硅項目,因條件不成熟而作罷。隆基綠能2014年收購樂葉光伏后開始進入組件、電池片環節,通威股份2013年收購合肥賽維后開始切入電池片、組件環節,逐步形成了6GW組件產能,首創“漁光一體”模式光伏電站也打好了進軍組件市場的提前量。

天合、晶澳、晶科、上機數控、TCL中環、中來股份等組件企業加快啟動向上一體化戰略,本質上是出于滑產業鏈內部周期,推進光伏降本增效的客觀選擇。而通威由硅料、電池片賽道切換到組件賽道,也是出自硅料、電池片擴產潮下,加設和增固自身“防火墻”的客觀需求。

目前,多晶硅過度投資規劃的產能正引發市場供需失衡的擔憂。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常務副會長林如海介紹,預計到2025年底,中國多晶硅產能將超過500萬噸/年,若包括海外供應,共計可以滿足全球1500GW左右的裝機量需求。

光伏電池片的擴產步伐也在加快,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2022中報披露的電池片產能規劃顯示,組件CR5隆基綠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阿特斯到2022年底產能規劃分別為60GW、55GW、50GW、40GW和19.8GW。

全產業鏈各個環節都在擴產,業內外玩家都在搞垂直一體化,專業化廠商在某個環節的風險敞口也會隨之加大。以目前硅料和電池片雙龍頭通威來說,天合、阿特斯投向上游硅料,組件CR5都在加碼電池片,未來通威的硅料和電池片將去向何處?

以此來看,全產業擴產潮下,通威切入組件領域與其說是“上下游通吃”的主動決策,更像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

?

強者恒強

雖然現在看來產業一化已是大勢所趨,但也絕非是放之四海為皆準的真理。

垂直一體化在供應鏈某一環節特別緊張的情況下,能體現出保障供應、新技術被驗證和應用更快,以及建立原材料溯源體系等方面的優勢。但因產業鏈拉得更長,也會丟掉了專業化“船小好掉頭”的靈活,在面臨行業技術、市場變化時,資金回收、技術迭代、生產效率協同等方面的劣勢也會被放大。

垂直一體化的“廣而全”與專業化的“小而美”在實操過程中并不矛盾,它的本質是對各個鏈條專業化的有機串聯,更多考驗的是企業的管理和執行能力,以及產業鏈拉長后的市場開拓能力、業績成長和風險承受能力等。

相對于中小廠商,通威股份、隆基綠能、天合光能、協鑫集團等有著向下一體化成熟經驗和模式,在相關產業鏈環節具有深厚資源沉淀和儲備的行業頭部,對比經驗匱乏、客戶和資源儲備有限的新玩家,在一體化“鏖戰”中成功突圍的勝面更大。

“無一體化不擴產,無一體化不光伏”。“雙碳戰略”驅動下,全球組件CR5、通威、TCL中環啟動一體化戰略,標志著光伏垂直一體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趨勢,重塑光伏行業新秩序、新格局已經在路上。在通威、隆基、天合等頭部企業的共同推動下,光伏行業的降本增效必將譜寫出新的華章。(草根光伏)

標簽: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