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集成電路領域的華嶺股份(430139),交出了一份漂亮的2023年中報。
(資料圖片)
華嶺股份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52億元,同比增長22.59%;實現凈利潤4456.90萬元,同比增長89.4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8632.14萬元,同比增長48.65%。
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華嶺股份在技術上的執著,今年上半年公司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04.03%,使得公司產品的技術水平和毛利率顯著提升;另一方面,華嶺股份募投項目臨港產業基地實現量產,該項目建有5nm-28nm 12 英寸測試線、特色封裝研發平臺,為公司的發展打開了新的空間。
同時發力技術和市場 營收、毛利率穩步提升
華嶺股份是一家獨立的專業集成電路測試企業,為各類集成電路企業提供優質、經濟和高效的測試整體解決方案及多種增值服務。公司先后榮獲集成電路測試專業服務平臺、上海市高密度系統級芯片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等榮譽。
2023年,華嶺股份繼續貫徹落實公司發展戰略,加大研發投入,培育持續創新能力;同時全力開拓市場,有效擴大客戶基礎。
研發投入方面,華嶺股份上半年研發費用為2986.18萬元,同比增長104.03%。不斷增長的研發費用,使得華嶺股份可以集中資源配置滿足客戶需求,致力于為客戶帶來更高性能的產品和更高質量服務,并使公司獲得更大的利潤。
在公司的不懈努力下,今年上半年華嶺股份核心業務測試服務業務毛利率為53.60%,較上年同期增長8.51個百分點。
除了進行研發方面的攻關,在市場拓展方面,華嶺股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2023年,華嶺股份全力開拓市場,圍繞重點地區、重點客戶、重點產品,開拓市場、開發客戶、研發產品。同時,公司建立了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和其他集成電路行業聚集區的銷售隊伍,明確市場化的激勵機制。
得益于在市場和技術方面的進步,疊加其他因素,華嶺股份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凈利潤增長近90%的好成績。
臨港產業基地實現量產 打開發展空間
在2023年半年報中,華嶺股份還提及了另外一個重大進展——臨港產業基地實現量產。
據了解,臨港產業基地是華嶺股份上市募投項目,總投資8億元。項目將匹配國內高端集成電路行業發展需求,通過建設 5nm-28nm 12 英寸測試線、特色封裝研發平臺,打造一站式、高質量測試服務平臺和特色封裝研發中心。
華嶺股份表示,該項目首先能帶來產能和技術上的提升。產能方面,臨港產業基地可快速提升公司的測試能力,突破公司現有測試業務的發展瓶頸,滿足客戶和市場需求;技術方面,項目將通過在特色封裝領域以及測試設備、耗材領域專業人才的引進和研發投入,為華嶺股份在集成電路新技術與新產品的開發提供研發平臺,助力公司的持續發展。
除此之外,華嶺股份臨港產業基地還擁有區位優勢。
2019 年 10 月,上海臨港管委會發布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促進產業發展若干政策》以及《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集聚發展集成電路產業若干措施》,全方位聚焦和支持臨港新片區集成電路等產業的發展、上海市在臨港新片區吸引了一大批涵蓋集成電路產業鏈上下游的優質企業,逐漸形成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目前,該片區已經吸引了聞泰科技、華大半導體、國科微等國內知名集成電路企業。
華嶺股份強調,在臨港新片區建設集成電路測試產業化基地,能有效把握臨港區域產業集群機遇,增強目標市場服務能力;同時,還可有效突破公司現有測試業務發展瓶頸,滿足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需求及公司客戶的市場需求,有利于加快公司現有業務發展,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