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今年罕見的極端高溫干旱天氣,為保障和豐富市民“菜籃子”,樂山市立足市場,突出優勢,差異發展,以破解行業產銷分離為切入點,依托峨眉山市高山蔬菜核心區輻射帶動峨邊縣、金口河區、沙灣區、沐川縣等地大力發展高山蔬菜產業,帶動高山蔬菜核心產區農戶人均增收1.5萬元。
“保育苗”優結構。針對高山氣候區自然條件,全面推廣蔬菜集約化育苗,建成規模以上集中育苗場3個,成活率提升至96%。整合項目資金120萬元,因地制宜引進推廣中椒5號、川綠11號黃瓜、寒將軍等優質良種41個,良種應用全覆蓋,形成集大路菜和特色精細菜于一體的多元品種結構。
“建基地”促品質。積極與省農科院、四川農業大學、西南大學等科研單位開展產學研合作,以蔬菜“四新”技術試驗示范為抓手,大力推廣配方施肥、避雨栽培、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新技術,推行標準化種植規程。嚴把種苗、用藥、用肥、用水和銷售五個關口,開展蔬菜投入品、生產檔案、產品檢測、基地準出、質量追溯等全程監管,形成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常態化機制,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8.8%以上。成功認證“三品一標”產品103個,創建“小涼山珍”等特色區域品牌7個,注冊“南山藍”等有機蔬菜品牌82個。
“強主體”擴規模。充分發揮全市55家蔬菜專合社、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示范引領作用,積極發展“訂單農業”,建成高山蔬菜直供港澳備案基地1.21萬畝。依托“公司+專合社+農戶”生產模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蔬菜產業的規?;徒M織化程度,高山蔬菜播種面積達到20萬畝、年產量突破65萬噸。以峨眉山市龍池鎮蓮花村為例,全村種植農戶占農戶總數的80%以上,該村峨龍蔬菜專合社創建綠色食品基地認證850畝,蘿卜、番茄、茄子、辣椒、蓮花白5個蔬菜產品被農業農村部認證為綠色食品。
“拓市場”助增收。開展多形式、多渠道的產銷對接活動,大力推進“農超對接”“農貿對接”等現代營銷模式。整合涉農資金3500萬元支持本地加工型龍頭企業開展高山蔬菜采后商品化處理,提高產品分級裝箱比例,統一包裝、統一商標進行品牌化銷售。全市已在成都、重慶、西安等大中城市建有蔬菜批發網點23個,與盒馬生鮮、永輝超市等大型連鎖商超簽訂蔬菜直供協議,每年提供精包裝蔬菜300萬份以上,外銷率實現82%,利潤高于普通蔬菜25%-35%,帶動農戶穩定增收。
來源:樂山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