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6個月,南陽市在應對疫情防控和促進文旅產業發展“兩場大考”中表現良好,文旅產業復蘇態勢強勁,全市共接待游客3963.6萬人次,同比增長9%,實現旅游收入204.37億元。這是記者8月11日自南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獲悉的。
去年以來,南陽市按照“文旅文創融合”戰略部署和“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發展思路,著力打造國際知名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國健康養生之都。策劃建設了一批全域旅游項目,聘請國內頂尖旅游規劃企業和專家團隊深入調研梳理南陽文旅資源,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文化旅游要素,有效整合現有產業,全面推動醫圣祠文化園、臥龍崗文化園、西峽老界嶺國家旅游度假區、黃山遺址公園、冶鐵遺址公園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和前期準備工作,上半年共完成文旅重大項目投資17億元,文旅項目建設呈現出強勢有力的發展態勢。
同時,全市大力實施“文化+”“旅游+”戰略,依托南陽月季、鎮平荷花、新野桃花、淅川軟籽石榴等花卉林果種植業,打造一批特色農業觀光產品;南召、西峽被命名為河南省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仲景宛西制藥、南召伏牛山天池、南陽醫圣祠、丹江大觀苑被命名為河南省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內鄉縣衙博物館、內鄉寶天曼景區、淅川丹江湖旅游區被確定為全省首批研學旅游示范基地。同時,南陽市依托自身優勢,已形成了16個首批河南省鄉村康養旅游示范村,一批新業態產業集聚群已經顯現。
品牌“立得住”還要“叫得響”。南陽市通過舉辦系列文旅推介活動,持續打響“四圣故里,渠首南陽”“避暑康養福地,世界月季名城”“南陽,一個值得三顧的地方”等文化旅游品牌,有針對性地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線城市、萬里茶道節點城市、鄭萬高鐵沿線城市等重點客源地開展精準營銷,有效提高了南陽文化旅游品牌的影響力,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來源:南陽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