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晚間,海馬汽車發布了半年報。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海馬汽車在主要財務指標方面較去年有了明顯的改善。
據悉,今年上半年,海馬汽車實現營業收9.26 億元,同比增長48.35%;歸母凈利潤為虧損8304 萬元,虧損較去年同期的虧損1.73 億元收窄了近52%;扣非歸母凈利潤為虧損1.81 億元,去年該數值為虧損2.28億元,同比收窄20.7%。
上述財務指標的提升主要與海馬汽車在今年上半年銷量的增長有直接的關系。
今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同比增幅可觀,據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6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984.0萬輛和1000.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6.8%和27%。在這樣的背景下,海馬汽車的汽車銷量為1.65萬輛,同比增長了153.39%。
截至早盤收盤,海馬汽車股價上漲0.29%至6.98元,總市值為114.8億元。
此前,海馬汽車因連續兩年虧損被特殊處理,戴上了“帽”。今年5月,海馬汽車才剛剛“摘帽”。
5月26日,海馬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因2017年度、2018年度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下稱“《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公司股票交易于2019年4月24日開市起被深圳證券交易所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
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海馬汽車歸母凈利潤虧損了9.94億元,2018年,該數值擴大至虧損16.37億元。但在2019年,海馬汽車依靠賣房、賣子公司成功實現盈利,當年盈利額為8520萬元,成功“保殼”。
因為2019年盈利的原因,根據《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海馬汽車被撤銷對公司股票實施的“退市風險警示”。但鑒于海馬汽車主營業務盈利能力較弱,根據《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其股票自2020年6月19日起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ST海馬”變更為“ST海馬”。
海馬汽車在公告中稱,經過一系列戰略調整,在技術、產品及營銷等多領域的創新變革成效顯著,持續經營能力顯著增強,所以深圳證券交易所同意撤銷公司的其他風險警示。海馬汽車也正式“摘帽”。
不過,海馬汽車想要依靠汽車主營業務賺錢還是任重道遠。2020年,海馬汽車繼續虧損13.35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根據新的退市新規,財務指標從連續3年或4年虧損等,改成了連續兩年凈利潤虧損(包括扣非前后)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若一年觸及財務指標,則被“ST”。所以若海馬汽車今年凈利潤繼續為負,按照舊規,則面臨繼續被“戴帽”的風險,但新規下,因為其營業收入大于1億元,所以并不會被“戴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