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網12月30日報道 特斯拉北京華貿體驗中心近日正式開業。這也是北京的第四家體驗中心,之前三家分別是僑福芳草地、恒通商務園、亦莊之后,也是特斯拉一年之內鋪設的第六家新體驗中心。與4S店開業有著不同的意義,代表著特斯拉在中國的整體布局,沒有經銷商的事兒。
特斯拉體驗中心入駐中國
不知道是不是靈感來自蘋果體驗店,特斯拉沒有直接把自己開的店稱為4S店。首先特斯拉一直不走尋常路,中國遍地都是4S店,不能凸顯特斯拉的獨特氣質。加上4S店在消費者沒有形成良好的風氣,不被消費者所待見。特斯拉體驗中心,沒有擺明赤裸裸的銷售關系(實質是銷售店),感覺就是不買我也可以體驗體驗,體驗中心承擔著與消費者之間拉近距離的作用。
按照特斯拉中國區掌門人朱曉彤的說法,購車行為不應該是一錘子買賣,購買和了解的本身就是一種體驗過程。作為一家具有濃厚的互聯網風格的車企,在定位之初就希望能夠采用不一樣的思維銷售和傳播這輛Model S。
在特斯拉的每個體驗店力,都會呈現一輛Model S的底盤結構。有的體驗店空間有限,底盤結構的展示就已經占滿了店面的大半空間,剩下的依然是材質參考和配件選擇,可以定制的一些小配件,包括頂棚、車內裝飾、座椅的一些選配。
當然體驗中心的目的仍然是體驗,除了店內展示的各種樣品都僅供了解之外,并不提供現場買車的服務,想要入手特斯拉,仍然需要下訂單,等待工廠生產,然后漂洋過海送到中國。
沒有經銷商的直銷方式
一項由Eric Cahill為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運輸研究所做的新研究發現,電動汽車銷量不高的最大的原因是傳統的汽車銷售商不愿出售。銷售電動汽車利潤微薄,更糟糕的是,電動汽車需要更少的日常維護和更少的維修,這對一些靠提供服務和零部件部門維生的經銷商來說無意更缺乏吸引力。
大多數銷售商試圖以銷售傳統汽車的方式來推銷電動汽車。因為很多消費者對有關電動或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不了解,他們也懶得為客戶介紹,認為自己只是賣車而已。銷售人員認為電動汽車在浪費自己的時間,如果一個好的銷售人員可以用賣掉一臺電動汽車的時間去賣三臺傳統汽車。
同樣的問題在中國汽車市場也存在,目前中國的很多4S店都是主要經營傳統燃油汽車,附帶賣幾款電動,插電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但是基于國家新能源政策的利好條件下,即使4S店無所作為,消費者自動找上門,尤其上海、北京等限購城市。補貼過后,也沒有幾個4S店愿意銷售電動汽車等。
特斯拉的Model S依然保持不錯的漲勢,整個亞太地區的銷量已經相對去年翻番,并且所有的特斯拉體驗店均與工廠直連,省去了經銷商作為中間人,任何一筆買賣都變得透明可控,實際賣出了多少Model S,特斯拉心里相當清楚。特斯拉在中國沒有授權經銷商,自己開店,自己經營,自己賺錢。
從兩年前,特斯拉中國第一家體驗中心——特斯拉僑福芳草地體驗中心正式開業。截至目前,特斯拉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西安、廣州等地一共開設了15家體驗中心。兩年15家體驗店,特斯拉的速度也挺慢的,不過也要特斯拉的產量跟得上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