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福建省委宣傳部舉辦“牢記使命 奮斗為民”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省文化和旅游廳專場。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王金福圍繞“堅持為民惠民 發展文旅經濟”作主題發布時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統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加快推動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文化強省和全域生態旅游省建設扎實推進。十年來,福建省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人數、實現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速雙雙突破兩位數,分別達10.1%和10.6%。
王金福表示,十年來,福建堅持藝術為民,努力推出人民群眾喜愛的精品力作,莆仙戲《踏傘行》榮獲第十七屆“文華大獎”,高甲戲《大稻埕》、閩劇《生命》獲得第十四屆、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閩劇《雙蝶扇》、薌劇《谷文昌》等入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年度重點扶持劇目等。同時,福建省堅持“線上線下融合、演出演播并舉”,讓藝術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堅持文化惠民,全省191家公共文化場館實現錯時延時開放,每年舉辦各類群眾文化活動近萬場,參與群眾7000萬人次以上。堅持文化遺產親民,著力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截至2021年年底,全省共有可移動文物46.9萬件/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9處。全省現有世界級非遺項目8個。堅持文旅利民,福建省委、省政府出臺了《福建省推進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關于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現有5A級旅游景區11處。每年舉辦千余場文旅活動,發放文化和旅游領域消費券超過8000萬元,著力推動文旅經濟發展取得新突破。下一步,福建將著力實施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努力提供更多優質文化和旅游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文化和旅游美好生活需要,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林守欽介紹,近年來,福建著力實施鄉村旅游提質升級行動,通過鄉村“特色產業+旅游”的差異化發展,同時每年在全省各地鄉村舉辦100多場主題宣傳活動,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色,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截至目前,福建省培育打造了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43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3個、省級“金牌旅游村”119個、省級“全域生態旅游小鎮”32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傅柒生介紹,福建是革命老區,黨史事件多、紅色資源多、革命先輩多。近年來,福建省積極推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印發了《福建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實施方案》,重點實施了中央紅軍長征、中央蘇區紅色交通線等精品紅色文化線路整體保護項目,集中力量推進原中央蘇區片區、長征片區等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工程,打造了古田會議豐碑、調查研究模范、萬里長征起點、風展紅旗如畫、紅色交通線等紅色文化品牌。充分發揮革命舊址和紀念場館的資源優勢,打造紅色旅游重點景區,構建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促進紅色旅游發展,增加當地百姓經濟收入。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張立峰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系統積極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先后頒布實施了《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福建省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開展了7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評審和5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工作,持續實施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推動非遺傳承人記錄工程和非遺數字化建設,開展了“慶祝建黨100周年非遺紅色文化主題展”、視頻直播家鄉年、非遺購物節等一系列形式多樣的非遺展覽展示展演活動,進一步推動非遺保護傳承,助力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