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過金黃的油菜花海,不遠處青磚黛瓦的涇縣查濟村里,游客正在挑選著村民售賣的米酒、干筍、青團等農產品。“支付寶到賬。”聽到這清脆的聲音,米酒店的老板陳振剛笑了。“我們縣旅游資源很豐富,有些游客去完新四軍軍部舊址、紅旅小鎮等紅色景區后,再去扶貧車間品嘗鍋巴,最后來到查濟體驗水墨江南的魅力。游客多了,收入多了,我們自然也開心了。”陳振剛說。
2015年至2020年,涇縣在紅色熱土上展新篇,以旅游扶貧為抓手,創新實施“旅游后備箱”工程,累計帶動2957戶貧困戶穩定增收,投入476萬元完成3個旅游扶貧重點村“八個一”工程建設。
為了傳承紅色基因,更好地發展紅色旅游,讓革命老區企業健康發展,協同帶動百姓脫貧致富,涇縣通過精準幫扶,推動了一大批企業闊步壯大,安徽云嶺星火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云嶺星火”)的發展歷程便是最為生動的詮釋。
安徽云嶺星火前身是一家鄉鎮企業——云嶺食品廠,在20世紀80年代曾經紅極一時。21世紀初,在上海經營酒店的王靜華回鄉創業,在當地政府的幫扶下,重組了云嶺食品廠,并于2004年注冊建立了安徽云嶺星火,專注發展家鄉紅色美食云嶺鍋巴。
在皖南地區,鍋巴自古以來就為民眾喜愛。抗戰時期,新四軍進駐云嶺,百姓紛紛拿出鍋巴送給新四軍,云嶺鍋巴也成了軍民魚水情深的見證物。新時代,安徽云嶺星火推出了“鍋巴先生”“鍋巴小姐”等產品,成為推動小鎮經濟的產業支柱,目前該公司相關產業年產值已超過一億元。
“觀舊址、登崗哨、吃軍糧、宿軍營,當一回新四軍。”云嶺紅旅小鎮創新發展模式,不收門票,通過打造紅色旅游產業鏈,帶動當地經濟、傳承紅色文化。小鎮以紅色旅游為主導產業,將山水、生態、村落、人文等旅游資源有機結合,致力于發展成為國家級體驗型紅色旅游目的地,集紅色研學、紅色教育、紅色體驗、生態觀光等功能為一體。近年來,小鎮旅游年接待量超百萬人次。
為更好地打出紅色旅游扶貧發展牌,涇縣加快推進以云嶺紅色旅游小鎮為重點的紅色旅游景點資源建設。2020年,涇縣完成《涇縣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編制,提出以云嶺鎮、茂林鎮為主,建設國家和平遺址公園、紅色遺產廊道等紅色旅游項目,開發主題旅游產品,打造紅色文化體驗旅游區。推進景區修繕提升工程,在做好文物保護的同時,積極培育云嶺新四軍舊址紀念館為代表的研學、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