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政策預期升溫,港股上周反彈。南向資金凈流入港股市場,另外,由于政治局會議回應了前期外資擔憂的問題,外資明顯回流,賣空比例快速回落至正常水平。從內、外資流向來看,南向資金堅守價值股且加大流入成長股,外資中介資金偏向凈流入價值股。若未來國內政策預期繼續升溫,預計將吸引內外資流入港股市場。
(資料圖)
1.政策預期升溫提振市場表現
國內政策預期升溫,經濟前景預期改善,港股上周顯著反彈。
1)國內方面,上周(7月21至7月28日),7月政治局會議積極,支持政策或將繼續在消費和投資端發力。此外,房地產政策繼續優化;對資本市場的關注度邊際提升。10年期中債收益率上升2.4個基點。
2)海外方面,美聯儲7月議息會議再次加息25個基點,符合市場早前的定價,提到可以在美國通脹下降至2%之前停止加息,表態偏鴿派,提升全球市場風險偏好。
3)資金方面,上周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升12.0個基點,中美國債收益率利差走擴9.5個基點;3月期Hibor利率上升8.4個基點,Libor-Hibor利差縮小6.8個基點,港幣兌美元升值。
整體而言,海外流動性階段性好轉,國內政策預期升溫,中國資產盈利預期改善提振港股市場。全周,恒生指數上漲4.41%,恒生科技指數上漲8.83%。
中國資產盈利預期改善吸引南北向資金流入,特別是外資賣空比例快速回落至正常水平。國內經濟前景轉樂觀,資金流入中國資產,全周,北向資金凈流入345億元人民幣,南向資金凈流入150億港元。港股日均成交額周度環比上升189億港元,至1148億港元,成交熱度有所升溫。港股主板市值上升1.6萬億港元。在上周港股上漲后,滬深港AH溢價回落至141.6,但仍在歷史均值以上1倍標準差。
2. 港股二級行業資金流動方面
1)南向資金
全周南向資金凈流入150億港元,最大凈流入軟件與服務行業;最大凈流出銀行行業。南向資金凈流入前5的行業是軟件與服務、制藥、保險、電信服務和房地產行業;南向資金凈流出前5的行業是銀行、汽車與零部件、能源、消費者服務和技術硬件與設備行業。從行業話語權變化來看,南向資金話語權增加最多的5個行業是汽車與零部件、醫療保健服務、耐用消費品與服裝、多元金融和房地產行業。
2)外資中介資金
外資中介資金凈流入45億港元,最大凈流入保險行業;最大凈流出軟件與服務行業。外資中介資金凈流入前5的行業是保險、資本貨物、房地產、制藥和能源行業;外資中介資金凈流出前5的行業是軟件與服務、半導體與設備、電信服務、家庭與個人用品和媒體行業。從行業話語權變化來看,外資中介資金話語權增加最多的5個行業是醫療保健服務、汽車與零部件、制藥、房地產和技術硬件與設備行業。
3)北向資金
北向資金凈流入345億元人民幣,最大凈流入食品飲料行業;最大凈流出技術硬件與設備行業。北向資金凈流入前5的行業是食品飲料、多元金融、資本貨物、材料和銀行行業;北向資金凈流出前5的行業是技術硬件與設備、半導體與設備、軟件與服務、家庭與個人用品和公用事業行業。從行業話語權變化來看,北向資金話語權增加最多的5個行業是消費者服務、多元金融、房地產、零售業和媒體行業。
港股內、外資最大的共識是凈流入制藥等行業,凈流出銀行;分歧是南向資金凈流入軟件與服務,凈流出汽車與零部件行業,而外資流向相反。具體來看,南向資金與港股外資中介資金最大的分歧在于南向資金凈流入軟件與服務、電信服務、材料和零售業等行業,凈流出汽車及零部件、能源和消費者服務等行業,而外資中介資金則反之;共識方面,南向資金與外資均凈流入制藥、房地產和保險等行業,均凈流出銀行、公用事業和食品與主要用品零售行業。
3.個股資金流向列表
南向資金堅守價值股且加大流入成長股,外資中介資金偏向凈流入價值股。南向資金最大凈流入的5只個股為快手(11.2億港元)、騰訊控股(9.0億港元)、康龍化成(6.9億港元)、美團(5.3億港元)和小鵬汽車(5.1億港元)。外資中介資金最大凈流入的5只個股為友邦保險(11.0億港元)、偉祿集團(7.4億港元)、商湯(7.3億港元)、聯想集團(6.9億港元)和工商銀行(6.2億港元)。
4.港股GICS二級行業估值方面
估值方面,軟件與服務、餐飲及煙酒、科技硬件及設備和銀行等行業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從GICS港股二級行業PE來看,歷史分位數最高的是通信、房地產、零售、多元金融和汽車及零部件等行業;歷史分位數最低的行業是軟件與服務、餐飲及煙酒、科技硬件及設備、銀行和媒體娛樂等行業。
5.風險提示
1)國內經濟復蘇進度不及預期;2)美聯儲超預期收緊。
編輯/So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