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板塊迎來配置黃金窗口
7月31日,港股內房股集體爆發,融創中國漲超13%,龍湖集團漲近10%,越秀地產漲超7%,新城發展漲超6%。
(資料圖)
消息面上,繼政治局會議定調“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住建部明確三大政策支持方向后,上周末,一線城市北京、深圳、廣州先后表態,將抓緊貫徹落實工作,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從上周五板塊的領漲標的來看,地產與此前的上漲有著明顯的不同。此前的地產更偏向于投機性的炒作,更多以小市值的低價股,而從周五開始換成了大市值權重也迎來集體補漲,整體而言,地產板塊內部形成較為良性的局面,在此背景下,其延續性或更為值得期待。
房地產密集利好!京廣深集體出手
繼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住建部明確了政策支持方向后,意想不到是周末房地產把利好又續上了,北廣深紛紛表態,要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具體來看,一線城市中北京、深圳、廣州相繼表態:
合肥:為避免公攤面積比例過大 積極探索商品房銷售按套內面積計價。
北京:抓好貫徹落實 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深圳: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扎實推進保交樓工作
廣州:將盡快推出有關政策措施 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其中,北京、深圳、廣州相繼表態盡快推出新的住房政策,說明最核心的城市都要刺激了。合肥說積極探索商品房銷售按套內面積計價,這個意義重大。
總體而言,房地產各地情況不一樣,因城調控的可能比較大,有城市帶頭出來表態,后續隨著跟進的政策出爐,可能引發連鎖反應,促進房地產市場情緒回暖。
后市怎么看?
7月27日住建部的適時發聲給各地落實新一輪房地產政策優化調整吃下“定心丸”,尤其是四個一線城市中,北京、廣州、深圳均結合住建部的表態及時跟進。這在2017年以來歷次地產政策松綁中是十分罕見的。
東吳證券認為“擠牙膏”式的調整已是緩不濟急,雖然房地產調整的事權在地方,但鑒于住建部已經要求“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如果一線城市僅采取“擠牙膏”式地調整,很可能會促使上面出臺新一輪的指導意見。
當然,在“因城施策”下,指望四個一線城市“一步到位”式地全部放開也是不現實的。我們認為更可能的情況是,為有效釋放剛需和改善性需求,各地在取消“認房又認貸”、調整“非普通住宅認定標準”、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等方面會選擇性地出臺一攬子措施,并且很可能與試點“一區一策”相結合。
國泰君安房地產首席分析師謝皓宇認為,一線城市改善性需求的門檻極高,使得市場流動性較差。和過往房企從區域走向全國不同,當前全國性房企大多收縮戰略,重新退回為區域性公司,因此有資金聚集效應,也即一線城市和強二線城市接下來會有大量資金流入。若進一步寬松改善性需求,一線城市上行壓力將增大,且對其他城市有示范效應??春贸钟蟹€定現金流實物資產的房企。
有分析指出,歷史經驗表明,房地產股票最佳的表現窗口,并不是在政策生效之后,而是在政策出臺之時。從投資周期而言,政策預期明朗和政策陸續出臺的時間,是地產開發板塊重要的配置窗口。
編輯/So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