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厄爾尼諾現象的持續,全球氣溫本周創新高。根據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NCEP)周三公布的數據,全球平均氣溫連續兩天打破紀錄,7月3日、4日連續刷新史上最熱一天的記錄。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也在周二正式確認,時隔七年后,厄爾尼諾現象再度降臨地球,有90%的可能性將在今年下半年持續存在,預計此次厄爾尼諾現象的強度“至少為中度”。
(資料圖片)
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自然發生的氣候模式,與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洋表面溫度變暖有關,平均每2至7年發生一次,通常持續9至12個月。在近半個世紀以來,全球發生過3次強厄爾尼諾事件,無一例外都造成了全球氣溫升高。
在上一次的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下,2016年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年創下近200年來的最熱記錄。根據澳大利亞氣象局預測,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打破紀錄,比2016年的最強紀錄還要厲害。當時海面溫度最高比平均水平高出了2.6°C,但今年11月,海面溫度可能比平時要高出3.2°C。
厄爾尼諾也對中國產生了大范圍影響。北京市氣象臺公布,自2023年6月以來(截至7月5日20時),觀象臺35℃及以上高溫日數為18天,這是1951年建站以來歷史同期最多的一次。
極端高溫天氣來襲,對經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又會存在哪些投資機會?
1、生產生活
歷史經驗來看,高溫天氣持續影響下,對空調、冰箱等制冷設備的使用需求增加,帶動用電負荷顯著攀升,全社會用電量季節性升高。
而用電的阻礙不僅在于需求過高,還可能產生供應不足等難題。厄爾尼諾事件往往會導致我國降水“南澇北旱”,因此今年企業限產、限電情況或不同于去年。
生產方面,若氣溫持續偏高,建筑施工進度、房產銷售增速或均有一定程度放緩。從房屋新開工面積數據來看,夏季會出現開工面積季節性回落的現象,同時,高溫天氣影響下,消費者線下看房意愿也會降低,看房場景一定程度缺失,房地產銷售數據也出現季節性下滑。
2、通脹
厄爾尼諾的出現通常伴隨著洪水、熱浪、缺水和野火災難,尤其是在南半球。這將對農作物和基礎設施造成重大打擊,推升大宗商品價格走高,可能成為各國央行控制通脹的阻力。
回溯歷史,許多農作物,包括棕櫚油、糖、小麥、大米、咖啡和橡膠,都產自可能面臨厄爾尼諾挑戰的生長地區,包括印度、泰國和越南等。6月,大米期貨觸及15年來的最高點。上周,羅布斯塔咖啡期貨價格升至有史以來新高,年內漲幅達到60%。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5年時曾稱,厄爾尼諾后的一年內,石油價格將上漲近14%,非燃料的大宗商品價格漲幅則在5%以上。
3、受益板塊及概念股
電力板塊
火電仍然是電力保供的主力,轉型“綠電”或將成為盈利新增長點。此外,疊加電改政策推進,虛擬電廠等新商業模式利潤增厚。
相關標的:$華潤電力(00836.HK)$、$中國電力(02380.HK)$、$華電國際電力股份(01071.HK)$、$大唐發電(00991.HK)$、$港華智慧能源(01083.HK)$。
煤炭板塊
目前,我國仍以火力發電為主,發電占比維持在70%左右。機構指出,伴隨夏季電煤供需收緊,煤炭現貨價格的上行空間將逐步打開。
相關標的:$兗礦能源(01171.HK)$、$中煤能源(01898.HK)$、$中國神華(01088.HK)$、$兗煤澳大利亞(03668.HK)$。
冷飲啤酒
冰淇淋、冷飲冰啤一般為人們解暑的重要選擇。數據顯示,氣溫高低與啤酒等飲料行業銷量的相關性較強。
相關標的:$青島啤酒股份(00168.HK)$、$華潤啤酒(00291.HK)$、$百威亞太(01876.HK)$、$奈雪的茶(02150.HK)$。
家電板塊
在高溫天氣、低基數、促消費政策預期等利好因素疊加之下,空調行業景氣度持續高企,空調行業有望在23Q2-Q3持續高景氣,
相關標的:$海爾智家(06690.HK)$、$海信家電(00921.HK)$。
其他板塊
除以上板塊外,有分析師建議關注食品安全、環保、太陽能等其他有望受益的行業。
編輯/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