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成為過去式,一些行業進入強勁復蘇,市場反應也熱絡起來。
一批批的困境反轉公司出現在投資者的視野中,首先表現的就是去年受損的消費、航空、酒店等行業。
很多人認為投資大師彼得·林奇深諳如何尋找困境反轉公司的機會。實際上,彼得·林奇雖然很喜歡困境反轉帶來的投資機會,但他也提醒投資者困境反轉機會中的“雷區”,也就是那些所謂的“偽困境反轉公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雖然投資者普遍認為今年困境反轉存在機會,并且對此大筆押注,但最終,這些公司還需要經歷業績的考驗。
在經濟緩慢復蘇中,很多所謂的困境反轉公司,未必真的如投資者預期般絕地反彈。
投資者選擇稍有不慎,就會陷入偽困境反轉的陷阱。
目前正值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期,哪些公司能真正將結果反饋在業績上?又有哪些在魚目混珠?
林奇說:“如果你打算買入的是一家困境反轉型公司的股票,你應該關注的是公司已經開始努力拯救自身的命運了嗎?到目前為止公司的重整計劃取得成效了嗎?”
“如果你對困境反轉型股票感興趣的話,你應該找到一個更加充分的買入理由,而不是因為這只股票已經下跌這么多了所以看起來可能會反彈。”
1、避開那些悲劇后果難以估量的公司股票
彼得·林奇將困境反轉的公司分成不同的類型,其中一種困境反轉,是那些“問題沒有我們預料的那么嚴重”的困境反轉型公司。
但在這里,他特別強調稱:“我盡量避開那些悲劇后果難以估量的公司股票。”
他舉了一個例子,上世紀80年代美國最大的化工公司之一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Union Carbide)在印度發生的博帕爾(Bhopal)災難。
這是一次可怕的有毒氣體泄漏事故,致使數千人死亡,那些死難者的家庭要向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索賠金額會是多少一直懸而未決。
他很快發現,根本無法估計這家公司承擔的賠償義務總金額到底有多少,于是就忍痛賠了些小錢,賣掉了相關的股票。
如果我們回顧國內資本市場,類似案例也不少。當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對于三鹿來說,就是一個悲劇后果難以估量的事故,最終以破產為結局。
但對于行業內其他乳業公司,當時的困境卻只是暫時的,從后視鏡往回看,在當時買入這些公司,恰恰是困境反轉的時機。
再或者去年俄烏沖突爆發時,很多對沖基金去購買俄羅斯的債券,一年后再看,也是刀尖舔血、火中取栗的行為,因為沒有人能預言這場沖突的結局。
2、警惕短期債務占比太高的公司
對于一家正經歷危機的公司來說,往往需要借錢才能維持公司的正常運轉。
也因此,對于困境反轉型公司和陷入困境的公司,彼得·林奇非常重視公司的負債情況。
他說:“在危機之時,是負債而不是其他任何因素最終決定公司是能夠幸免于難還是破產倒閉,那些新成立不久的并且債務負擔沉重的公司總是面臨很大的經營風險。”
林奇舉了兩個曾陷入困境的高科技股票的例子來論證這一點——GCA公司和應用材料公司。
這兩家公司都生產用來生產計算機芯片的電子資本設備。
1985年下半年,GCA的股票從毎股20美元下跌到了每般12美元,而應用材料公司的股票表現更差,它從每股16美元被腰斬。
兩家公司的不同之處在于,當GCA公司陷入困境時,負債1.14億美元,并且幾乎全部都是銀行貸款。
林奇發現,這家公司賬上只有300萬美元的現金頭寸,并且公司的主要資產是價值為7300萬美元的存貨。
“在市場瞬息萬變的電子產品行業,今年價值為7300萬美元的存貨到明年可能就會貶值到只有2000萬美元,誰又能知道這家公司在低價大拍賣這些存貨時,到底能拿回來多少錢呢?”林奇說。
與GCA相反的是,應用材料公司的負債只有1700萬美元,而現金卻有3600萬美元。
當電子設備行業重新紅火的時候,應用材料公司股票開始反彈,從每股8美元上漲到每股36美元,但是GCA公司卻沒有從行業復興中受益。
GCA宣告破產被其他公司以每股10美分的價格收購,而應用材料公司的股票卻上漲了4倍以上。
林奇說:“債務負擔的不同決定了兩家公司命運的不同。”
自古以來雪中送炭少,當一家公司陷入困境時,債主往往是來找你要錢。
這時,如果公司賬上有大量的短期負債,那么當對方來要錢的時候,公司得馬上還錢,如果還不上,就只能申請破產。
顯然,這不是股東想看見的。
但如果公司賬上以長期負債為主,債權人就不能要求公司立刻還錢,意味著公司短時間內還能有喘息之機。
也因此,長期負債給公司提供了充裕的時間來解決問題走出困境。
彼得·林奇也一直強調,當一家公司面臨危機時,它的負債種類和數量,都能決定公司的存亡。
他曾經投資了一家非常成功的困境反轉公司,克萊斯勒公司。
在評估這家困境反轉型公司時,他不但特別注意公司的負債數量,并且特別注意公司的負債結構。
當時的克萊斯勒公司在償還負債上發生了嚴重的問題,政府為克萊斯勒公司提供14億美元的貸款擔保,這給公司提供了充分的回旋余地。
林奇注意到克萊斯勒公司賬上有10億美元的現金頭寸,把坦克分部賣給了通用動力公司后又獲得了3.36億美元的現金。
這些賬上的現金和政府擔保的貸款,表明至少在一兩年內銀行不會把這家公司逼入絕境。
在確認汽車行業正在復蘇,知道克萊斯勒公司已經進行了重大改革,成為汽車行業的低成本廠商后,林奇對這家公司的未來充滿信心,果斷買入并大賺一筆。
“最重要的是,一家困境反轉型公司在經營困難時期能否經受住債權人要求還款的打擊而存活下來?公司擁有多少現金?多少債務?”
“蘋果電腦公司在面臨經營危機時擁有2億美元的現金,沒有一分錢的債務,因此你知道它肯定不會破產。”
3、警惕沒有及時止損的公司
一些公司陷入困境,是因為部分子公司一直在賠錢。
“公司打算怎樣擺脫困境重整旗鼓?它剝離了那些賠錢的子公司了嗎?這樣做會使公司的收益發生很大的變化。”林奇這樣說。
他舉例1980年的洛克希德公司,當時,該公司的國防業務創造了8.04美元的每股收益,但是它經營的商用飛機業務卻因為L-1011 TriStar噴氣式飛機的失敗,導致每股虧損了6.54美元。
L-1011型噴氣式飛機是一種大型客機,但是在一個份額相對較小的市場上,它要與麥道公司的DC10型飛機競爭,而在長距離飛行市場上,它又遭受了波音747客機的嚴重打擊。
這意味著,這些虧損將會長期持續下去,難以在短期內轉變。
1981年11月,這家公司宣布它將會逐步停止L-1011型飛機的生產,這使得它當年一下子就沖銷了一大筆資產,每股虧損26美元。
但這只是一次性的虧損。
1982年,當洛克希德公司國防業務創造了10.78美元的每股收益時,再也不需要對其他業務的虧損進行沖減了。
經過兩年的時間,它的每股收益從1.50美元增長到10.78美元。
這顯然是一家成功的困境反轉,如果當初沒有及時止損,自然也不能取得這樣的成果。
德州儀器公司也是一個通過扔掉賠錢的業務,成功擺脫困境的經典案例。
1983年10月,這家公司宣布它將放棄家用電腦業務,這個行業競爭對手如林,于是,當年公司僅家用電腦業務就虧損了5億多美元。
但正是因為這一決定,公司可以集中力量經營它的強項半導體業務和軍用電子設備業務。
宣布放棄家用電腦業務的第二天,股價就從每股101美元上漲到了每股124美元,4個月后上漲到了每股176美元。
4、小心公司“舊病復發”
很多公司的危機是暫時的,危機過后,股價往往能迎來一個強勁的上漲。
但也有一些所謂的困境反轉公司,經營狀況變好后不久,又舊病復發,彼得·林奇提醒投資者,要注意這樣的公司。
他舉的一個典型例子,是得克薩斯航空公司。
1983年,林奇購買了一小部分得克薩斯航空公司的股票,因為他看中了這家公司大量持股的大陸航空公司。
當時大陸航空公司由于經營狀況急劇惡化,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這使得得克薩斯航空公司的股價從毎股12美元跌到了毎股4.75美元。大陸航空公司自己的股價也下跌到了每股3美元。
林奇說,我密切關注著這兩家航空公司的情況,我發現這是一個困境反轉型公司的投資機會。
事實證明,這筆投資在開始時很成功,林奇買了很多這兩家公司的股票,到1986年這兩只股票都上漲了3倍。
當年得克薩斯航空公司宣布它已經收購了東方航空公司大部分的股份,短短1年的時間,公司的股票就上漲了3倍,創下新高。
但是林奇說:“很不幸的是,此時我從原來對得克薩斯航空公司發展前景十分擔心,變成了非常得意的自我滿足,我沉醉于東方航空和得克薩斯航空擁有如此巨大的盈利潛力,以至于忘了去査看它們近期的實際經營狀況。”
1987年2月,他又以毎股48.25美元的價格追加購買了更多的得克薩斯航空公司股票。
但是當時這家公司已經開始出現問題。
報紙每天都刊登公司的負面報道:行李丟失、航班混亂、飛機晚點、乘客發怒、被收購的東方航空公司員工非常不滿。
1987年初,得克薩斯航空公司的收益情況開始惡化。
林奇后來說:“我的錯誤是1987年夏天沒有及時拋出得克薩斯航空公司的股票,盡管當時東方航空公司存在的一些嚴重問題已經變得非常明顯,并且所有證據表明這些問題將會一直持續到1988年。”
“既然我知道得克薩斯航空公司的資產負債情況相當一般,又知道航空業是一個很不穩定的周期性行業,那么為什么我不把得克薩斯航空公司的股票賣掉而是追加買入呢?
這是因為該公司股價的上漲迷住了我的雙眼,甚至在得克薩斯航空公司的基本面已經完全土崩瓦解的時候,我還沉醉于公司最近業務好轉的消息,對危險視而不見。”
林奇的這些建議,對于當下想抄底航空股的投資者,同樣有著參考借鑒的意義,林奇建議投資者去定期重新核查公司分析。
實際上,對于究竟何時賣出一只困境反轉型股票,林奇也給出過答案。
最佳時機是在公司成功轉危為安之后,所有的困難都已經得到解決,并且每個投資者都知道這家公司已經東山再起了。
他還給出了幾個賣出困境反轉型公司股票的信號:
1、過去連續5個季度公司債務持續下降,但公司最近的季度財務報吿顯示這個季度公司債務増長了2500萬美元。
2、公司存貨增長速度是銷售增長速度的兩倍。
3、市盈率相對于預期收益增長率而言高得離譜。
正如彼得·林奇所說:“困境反轉型公司股票上漲的潛力有多大,下跌的潛力也會有多大。”
“一只曾經陷入困境后成功反轉復蘇的公司舊病復發再次陷入困境,那么股價將會下跌到讓你傾家蕩產。”
編輯/lamb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