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銀華基金披露旗下基金2023年一季報,知名基金經理李曉星、張萍管理的以科技持倉為主的銀華心怡靈活配置混合基金最新持倉隨之曝光。截至一季度末,銀華心怡前十大重倉股為$比亞迪股份(01211.HK)$、$快手-W(01024.HK)$、$美團-W(03690.HK)$、$騰訊控股(00700.HK)$、$晶澳科技(002459.SZ)$、$德業股份(605117.SH)$、$錦浪科技(300763.SZ)$、$晶科能源(688223.SH)$、$東方電纜(603606.SH)$、$航天電器(002025.SZ)$。
(資料圖)
整體來看,一季度,李曉星大舉加倉港股互聯網,快手-W、美團-W、騰訊控股均新晉前四大重倉股;同時,李曉星認為新能源板塊在當前位置非常有吸引力,增加了電動車、光伏、儲能、海風等的倉位。對于大熱的AI板塊,李曉星則較為謹慎,一季度對于TMT板塊有所減倉,配置大概率少于市場平均。
李曉星表示,一季度配置以科技為主,兼顧消費,重點配置了新能源、港股互聯網、電子、國防軍工、食品飲料、醫藥等行業,精選高景氣行業中高增長的個股。回顧2023年一季度,整體經濟恢復方向持續向上,但斜率不高,整體體現了一個穩健復蘇的態勢。
李曉星稱,對于今年國內的宏觀判斷依然是經濟整體穩健復蘇,產業結構調整繼續升級,居民消費信心逐漸恢復;國際形勢相對之前會趨暖,國際貿易會逐漸觸底回升。綜合考慮產業的變化趨勢、行業景氣度以及股價位置,目前的重點配置是電動車整車以及中游、光伏、儲能、海風、半導體設備以及設計、互聯網平臺、軍工、消費醫療、美容護理和食品飲料等。
李曉星在一季報中還對以下板塊發表看法:
ChatGPT方面,ChatGPT是繼PC、互聯網之后又一革命性的技術,現象級應用推出后,國內外各巨頭加速入局。需要關注的是,AI產業的發展不會一蹴而就,中間也必然會有曲折,包括數據隱私、倫理等潛在風險,可能造成板塊后續波動。投資機會上,“賣水人”硬件先行的算力產業鏈,以及AI為用戶賦能的垂直類應用場景值得關注。
新能源方面,目前這個時間段,新能源非常具有吸引力。一季度被市場拋棄較多的是新能源板塊,新能源板塊的交易占比和估值已經處于歷史偏低的位置。只是市場對于上漲的標的更多地關注利好,對于下跌的板塊更多地關注利空。總體來看,現在市場對于新能源板塊的擔憂討論,更多是對于一個下跌板塊的應激式反應。在去年的中報中,其曾經提到了新能源板塊的一些風險點,這些風險點在經過大半年的消化后,在這個估值分位以及股價位置下,新能源板塊的風險因素已經充分釋放,目前這個時間段,新能源非常具有吸引力。在一季度其對于電動車、光伏、儲能、海風的一些標的,都增加了一些倉位。
電動車,李曉星預計行業的去庫存和價格戰逐步進入后半段,盈利的下行在上半年會逐步體現。整個板塊股價調整的時間足夠長、幅度足夠大,悲觀預期基本上都得到了體現。當前的股價位置更適合積極地尋找機會。整車、電池和中游材料的單位盈利都有所下降,與此同時競爭格局也在發生積極的變化,其會在盈利能力率先見底的環節尋找機會。
光伏,李曉星認為硅料產能的擴張帶動產業鏈價格快速下行,潛在需求在快速增長,這個產業大邏輯并沒有發生變化,此前的調整更多是交易結構和股價位置的因素,很多股票在最近一個季度跌到了比較便宜的位置,這些股票其持續看好。
風電,李曉星表示會繼續看好,認為今年的裝機增速值得期待。上游零部件的盈利修復在一季度就能逐步看到,估值也相對合理。海風的裝機節奏有所延遲但趨勢沒有變化,仍然是空間極大的環節,市場對于海風的過于樂觀預期已經充分回落,相關公司的估值和股價也調整到了具有吸引力的位置。
儲能,行業整體仍然處于爆發期,李曉星預計競爭可能變得更加激烈,但這個是所有快速發展的制造都會面臨的問題。就像光伏一樣,競爭格局的爭論持續了10年以上,但因為行業的快速發展,優質公司依然實現了10倍以上的增長。儲能相關公司估值變化走在盈利前面,這個對于投資是個挑戰,在經過近一個季度的股價調整之后,估值分位大幅回落,其也會更加積極地布局。
互聯網平臺方面,這是是李曉星在港股科技最為看好的方向。業績層面,互聯網公司從22年2季度開始持續超預期,用戶紅利末期疊加反壟斷的大背景下,降本增效是未來一個階段驅動業績增長的主旋律。估值層面,港股互聯網股價經歷了兩年的下跌后,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區域。業績加速上行疊加AI等新技術的出現,有望打開估值上行空間。
半導體方面,李曉星維持看好國產替代方向,集中在半導體設備、材料、零部件環節,中長期看,伴隨國產供應商積極驗證導入,國內晶圓產線建設將再度提速。在景氣復蘇方向,我們的看法邊際轉向積極,全球半導體下行周期接近尾聲,經歷了過去幾個季度的去庫存,有望在今年下半年重啟上行周期,向上彈性取決于下游需求恢復的力度,關注相關左側布局機會。
國防軍工方向,板塊經歷去年年底以來的調整,估值分位處于歷史底部。軍工行業具備準入高壁壘、競爭格局相對穩固的特點,待十四五規劃中期訂單調整完成,行業需求有望重啟上行。李曉星優選國產化率提升潛力大的特種芯片,以及擺脫供給端約束、有望今年加速的導彈產業鏈。
消費方面,一季度市場消化了年初的樂觀預期,回歸理性,預期逐步靠向基本面,我們認為基本面改善的方向沒有變化,整體估值合理偏低,我們對全年收益率樂觀。復蘇仍然是主線,進入二季度,改善彈性會加大。方向上,最看好餐飲相關鏈條,白酒、啤酒、速凍、烘培、調味品等供應鏈,餐飲的恢復是確定的;其次,看好線下場景恢復后,需求相對剛性的醫美以及消費醫療板塊。
價值方面,一季度宏觀經濟緩慢復蘇,基數原因下,經濟增速和消費者信心指數皆有所反彈。
銀行角度,信貸增長明顯提升,但廣譜利率下行幅度更大,量增大概率不能完全彌補價格下行的沖擊,收入端壓力較大。利潤端通過撥備釋放可以維持一定增長。對公復蘇優于零售。李曉星預計二季度的量增幅度會一定程度放緩,但價格也會觸底,隨著經濟的逐步修復,零售端也將緩慢釋放活力。
保險角度,由于三年下行,無論是保費還是代理人都處于極低水平,因此新業務價值的增長預計回歸個位數增長。部分險企今年運用新準則,會使得利潤的波動加劇。總體來看,保險處于歷史底部。
券商角度,市場先揚后抑,預計收入和利潤也將呈現同向變化。在注冊制推進的大背景下,綜合能力強的券商未來將更為受益。
房地產方面,拿地熱情有所修復,但地域間冷熱不均,一線和強二線城市房價有上漲勢頭,三四線城市依舊較弱。一手房底部回升,二手房修復更為明顯。這給宏觀調控帶來更大挑戰,未來結構性政策和因城施策仍是主流。全面放松的可能性較低,因此強地域的房企會是投資方向。建筑建材鋼鐵等傳統低估值板塊,除了跟隨經濟一起修復之外,其估值也跟隨市場風格獲得極大的回補,未來的投資機會仍需落實到業績上。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