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格隆匯
短短三天又迎來版號的發放,一周兩批版號獲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月2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官網公布了2023年首批進口網絡游戲審批信息,共發放進口版號27款,其中4款端游、1款游戲機(Switch)、23款移動游戲。
昨日(3月23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2023年3月份國產網絡游戲審批信息,共86款游戲獲批。創夢天地的《卡拉彼丘》、三七互娛的《星星生活樂園》、網易的《零號任務》、中手游的《大富翁11》、騰訊的《末刀》等在列。
今日港A兩市游戲股全線走強,截止發稿,A股中,昆侖萬維、三六零漲停,拓維信息漲超9%,盛天網絡、湯姆貓漲超8%,巨人網絡、愷英網絡等紛紛走高。港股中,金山軟件漲近6%,飛魚科技、網易、騰訊等皆有漲幅。
AIGC+政策修復雙擊
經歷22年4月的版號重啟、10月的暫停,以及11-12月的正常發放,23年版號發放再次提速。
從數量來看,2023 年以來,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共發放了 269 個進口游戲版號。國產版號整體發放數量也逐步穩定,最近三個月版號發放數量均在 90 個左右。標志著游戲行業版號發放的常態化正在逐步恢復。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表示,2022年進口游戲版號僅發放了一次,今年進口游戲版號在3月份公布,預示著今年或將再次發放進口游戲版號,無論在頻次還是數量上,版號發放都已趨向穩定。
開年以來游戲板塊的信心正在重燃。指數上,游戲板塊開年以來累計漲超44%。
一方面,國內,版號發放恢復常態,經濟也有復蘇信號;外部,游戲技術正成為大國競爭的戰略要地,重要性愈發明顯。另一方面,當下AI聊天、AI作畫正悄悄塑造新的工具,未來,也許VR設備的普及,將給行業帶來更大的沖擊。
信達證券認為,隨著AI技術的發展,其在游戲領域的應用有望更加廣泛。
(1)大幅縮減研發成本。有了AI的幫助,可以節省的時間成本較為可觀;AIGC在游戲制作中還可以完成劇情設計、背景音效、角色配音、場景搭建等一系列工作。(2)加速精品化進程。如果AI技術能夠應用到游戲制作中,可以突破人工研發在創新性上的瓶頸,更好的推動游戲精品化進程。(3)催生全新游戲品類。目前國內外多家游戲公司均在布局游戲領域的生成式AI,未來由AI參與制作的游戲有望陸續誕生。
據伽馬數據,2022年中國游戲收入2659億元,以25%的研發成本、40%的成本可被優化計,可優化成本約266億。
微軟也有新動作
除了近期全球刷屏的Office+AI,微軟實則還是一個游戲巨頭。
微軟近日發布GDC2023(游戲開發者大會)案例,并將在3月31日舉辦GDC2023中國行,其中包括Azure Open AI在游戲NPC和制作場景中的應用分享。
就在近期,微軟還正式宣布和游戲主機巨頭任天堂達成協議,確認將與任天堂簽署了一項為期10年的協議;同時,微軟還和NVIDIA達成了一項協議,未來將會把Xbox PC游戲庫引入英偉達的GeForce NOW。
未來游戲板塊怎么看?
中信建投認為,隨著游戲產品的版號獲取和陸續上線,將明確改善行業景氣度;AIGC技術創新,進一步釋放行業創新活力,提振產品流水。游戲板塊有望迎來,業績和估值的雙重提升。
估值方面,廣發證券研報指出,截止3月22日,游戲板塊市盈率超38倍,達到近五年96%的分位數水平,處于估值高位。
業績方面,根據產業調研,大多數游戲公司預期在4-5月面向暑期檔做大規模推廣,游戲公司業績今年將主要在二季度乃至后半年體現,一季度業績將難以匹配當前過高的估值水平。4月將迎來年報和一季報披露,這勢必給相關公司帶來股價回調壓力。因此,其認為等待游戲公司一季報披露結束后再進行布局是性價比更優的選擇。
交銀國際認為,游戲版號常態化發放,助推行業逐步回暖趨勢不變,預計2季度新游加速上線,各公司游戲收入或從2季度起逐季改善。新游上線對各公司游戲收入短期提振,但長期收入及利潤穩定增長潛力將取決于游戲的長線運營能力。該行仍看好擁有領先研發能力及長生命周期運營能力的頭部公司。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