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來源:智通財經APP
3月22日,港股銀行板塊強勢走高,$渣打集團(02888.HK)$盤中一度漲超5%領漲銀行股。截至發稿,$渣打集團(02888.HK)$漲超4%,$匯豐控股(00005.HK)$漲超3%,$中銀香港(02388.HK)$漲近3%。消息面上,香港金管局和證監會今日發聯合聲明,強調瑞信香港業務正常營業,而其在香港市場市占率不大,對香港市場沒構成重大風險。高盛發布研報稱,香港銀行資本充足。
在瑞士政府、央行等相關機構的斡旋下,瑞銀集團同意收購瑞士信貸集團,代價為30億瑞士法郎,各國央行也全面加強貨幣互換的合作。自3月21日開始,港股銀行、保險板塊有止跌企穩的跡象。
香港金管局和證監會近日發布聯合聲明稱,瑞信在香港業務包括一家受金管局監管的瑞信香港分行,以及兩家受證監會監管的持牌法團,所有公司周一都照常營業。瑞信香港分行總資產約為1,000億港元,占香港銀行業總資產少于0.5%,本地銀行業對瑞信的風險承擔不大。
證監會CEO梁鳳儀稱,瑞信風波難與2008年金融危機比較,而瑞士當局的果斷行動可消除市場對瑞信的擔憂,但呼吁投資者在宏觀市場不穩定下,需要小心風險。瑞信在香港的分行、持牌法團如常經營,其在股市和衍生品市場都不是十大活躍券商,其上市結構產品市占排名第9,對香港金融體系影響不大。
據監管機構介紹,2022年底香港本地注冊認可機構的總資本比率為20.1%,遠高于8%的國際最低要求。第1類機構的季度平均流動性覆蓋比率在2022年第四季為162.3%,遠高于100%的法定最低要求。截至2023年2月底,瑞信發行的上市結構性產品,占未到期產品總市值約4%。
高盛也指出,在瑞信被收購及注銷約160億瑞郎的AT1債券后,投資者質疑AT1工具對香港銀行資本充足率的作用。匯豐控股、渣打的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CET1)較監管最低要求高出340基點,其他本地銀行如中銀香港、恒生、東亞和大新較監管最低要求高750基點。至于杠桿比率,國際銀行和本地銀行亦超過最低監管要求140基點及560基點;如剔除AT1,兩者的杠桿比率將分別下降80基點及70基點,仍高于最低要求。
編輯/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