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報告源于國海證券《拼多多-PDD.US-公司深度系列報告:GMV和貨幣化率長期增長驅動力探究-230113》
分析師:陳夢竹
【資料圖】
本篇報告主要圍繞主站電商以及相關新業務展開,嘗試回答三個核心問題:
1)拼多多如何一路成長進階?2)拼多多主站作為傳統貨架電商之一,有無獨特alpha機會?3)拼多多長期增長驅動力在哪里?
一、拼多多如何一路成長進階?
1、成長進階歷程
1)2015年9月拼多多公眾號正式上線,以拼單模式迅速覆蓋全品類商品,此后七年間快速崛起,持續打造新業務;
2)核心管理層和組織架構:圍繞一個超級大腦(黃錚)和穩定的業務管理層(陳磊、顧娉娉)展開集權式的扁平化管理;
3)對外投資&贊助活動:營銷贊助重點布局一線衛視節目,投資布局多元化,投資領域涵蓋廣告、零售、支付、生鮮電商等行業,圍繞拼多多生態體系,實現戰略協同。
2、公司戰略重心迭代分析
1)“社交+電商”低價策略→營銷驅動+“品牌上行”策略→研發驅動+“農業為核心的生態閉環”戰略→“電商出?!睉鹇?,豐富國內生態閉環同時開啟出海,戰略不斷迭代;
2)公司已沉淀海量用戶和低價貨源優勢,逐步形成農業+科技新壁壘;
3)多多買菜是拓展第二條增長曲線的突破點,向上/向下均可延伸。
二、拼多多主站作為傳統貨架電商之一,有無獨特alpha機會?
1、拼多多在人貨場多角度與淘系電商、京東實現差異化競爭
1)用戶方面,2022年9月DAU/MAU為60%,用戶粘性較高,平臺前期聚焦下沉市場用戶,后期發力一二線城市用戶;
2)商品方面,前期以日百、服飾、生鮮為主,后期發力美妝、家電3C等品類;2012年淘寶商城升級為天貓,資源傾向品牌商家,中小商家尤其白牌受到擠壓,為拼多多快速擴充商家資源奠定基礎;后期平臺通過百億補貼吸引品牌商家入駐,助力平臺優化品類及商戶結構的同時提高客單價;
3)平臺方面,以C2M模式為主,采取去中心化流量分發邏輯,通過拼團裂變實現拉新到留存的降本增效。前期依靠微信流量入口和社交圈層關系實現快速引流和數據積累,為后續導流至APP和推薦算法奠定重要基礎。
2、商品側
1)拼多多在商品策略方面借鑒Costco的低價嚴選模式,前期聚焦高消費頻次、高性價比的商品品類,降低SKU數量,結合消費者數據進行選品,打造爆款產品;并通過拼團、娛樂活動等方式實現快速裂變,實現“少SKU、高訂單、短爆發”的商業模式;
2)平臺以服飾、百貨等消費高頻的品類為主,品類結構持續優化:
① 數碼電器、美容個護等高客單價商品GMV占比提升帶動主站整體客單價提高;
② 增加高客單價品牌商品,滿足用戶不同層次的需求,吸引更多一二線城市新用戶;
③ SKU品類前二名為家居生活和服飾箱包,兩者均為消費頻次較高的品類,保證平臺用戶復購率;
3)百億補貼作為品牌化戰略第一抓手:
① 百億補貼1.0成功扭轉新增AAC增速下滑的趨勢,創造獲客新增長點,百億補貼2.0針對中腰部品牌拓展補貼品類,重點由獲客轉向提復購;
② 百億補貼1.0階段聚焦頭部品牌,2.0階段扶持中腰部品牌以拓展品牌合作,2.0階段開啟對于平臺拓展SKU及品牌合作進展有較大推動作用;
③ 百億補貼間接優化平臺品類結構,拓展高頻消費品及高客單價商品,2022Q3數碼電器、美容個護、水果生鮮等品類GMV占比均同比提升,品類結構持續優化,與用戶側互相促進;
4)拼多多通過新品牌計劃賦能代工廠及品牌商家,鞏固平臺低價好貨的優勢,同時提高品牌SKU占比,從而推動客單價和平臺的品牌化形象提升,打開新增量空間;
5)在當前農產品銷售線上滲透率較低,流通環節中加價及損耗率較高的背景下,拼多多致力于改造升級農業產業鏈,降低各環節間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同時,基于平臺長期積累的優勢,以及農產品具有消費高頻且剛需等特點,聚焦農業有助于平臺提高現存用戶的復購頻次。
3、營銷側
1)商品豐富度提高及用戶習慣轉變推動主站的搜索流量占比保持提升,2022Q3搜索流量占比達到35%;
2)平臺已建立較為全面的廣告產品矩陣,包括搜索類、信息流、展示類、互動類等廣告產品及智能投放廣告工具,打通平臺內各流量場景,其中搜索廣告貢獻主要收入,2022Q3搜索廣告收入占比約73%(2021年對應收入占比約為69%);
3)根據廣告點擊轉化率、平臺客單價、退款率及CPC價格等因素測算,搜索類廣告“多多搜索”ROI預計在1.97-2.37之間,對比淘寶“直通車”ROI預計在1.73-2.12之間;
4)根據平臺DAU、使用時長及廣告加載率等因素測算,搜索類廣告“多多搜索”未來三年收入CAGR預計達到34%。
三、拼多多長期增長驅動力在哪里?
1、拼多多增長驅動:
1)歷史增長驅動回顧:“GMV和貨幣化率雙輪驅動”階段→“GMV主要驅動”階段→“貨幣化率主要驅動”階段;
2)拼多多長期增長空間預測:總GMV 2021-2024三年CAGR預計為20%,預計2024年拼多多總GMV約為4.17萬億。
2、GMV增長驅動拆解:
1)活躍買家數提升邏輯—國內:
主站方面
① 持續發揮下沉區域優勢,提升低線城市用戶滲透率;
② 通過“品牌上行”策略觸達更多中高線城市的中高消費人群;
③ 通過“多多果園”等小游戲以及“多多視頻”等新玩法,提升平臺用戶粘性。
多多買菜方面
① 通過“農產品上行”策略,提升C端活躍用戶;
② 通過大包規商品的助力,提升B端活躍用戶。
2)活躍買家數提升邏輯—國外:Temu深耕美國同時積極開拓新市場,下載量攀升。
3)客單價提升邏輯:
① 伴隨品牌上行策略以及高客單品類結構調整,對客單價提升有正向提振作用;
② 多多買菜以及生鮮農產品的高頻低價特性,有負向影響。長期預計穩中有升。
4)人均購買頻次提升邏輯:品類豐富度是核心驅動力,且受益于多多買菜/農產品高頻高復購。
3、貨幣化率增長驅動拆解:
1)拼多多傭金take rate提升邏輯:
① 主站抽傭類目少且抽傭比例相比天貓更低,另堅持農產品零傭金政策;
② 百億補貼項目2021年3月正式開始抽傭,抽傭比例為1%-3%,長期補貼率有向上提升空間;
③ 多多進寶站外流量提升帶來的平臺抽傭提升。
2)拼多多廣告take rate提升邏輯:
① 搜索廣告競價水平的提升帶動廣告收入的提升;
② 全站推產品的滲透率提升,帶動免費和付費全部流量的收費提升;
③ 品牌上行以及中小品牌占比高情況下對廣告貨幣化率的推動;
④ 品類結構一定程度影響廣告貨幣化率。
四、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
國海證券預計公司2022-2024年營收分別為1,331/1,701/2,05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18/365/468億元,Non-GAAP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88/441/569億元,對應攤薄EPS為5.6/6.4/8.2元,對應P/E為28.3X/24.7X/19.3X;
根據SOTP估值法,我們給予2023年拼多多合計目標市值10,308億元人民幣,對應目標價120.8美元/ADS。
受益于消費降級以及社交電商強用戶粘性,公司受直播電商沖擊較小,GMV增速連續季度超預期,且伴隨品牌上行策略的有效推進,公司廣告貨幣化率提升明顯,進一步推動營收超預期,故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宏觀疫情反復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品牌上行不達預期風險;多多買菜減虧不及預期風險;騰訊控股減持風險;專家調研相關結論的準確性和代表性問題。
編輯/phoe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