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
記者:張智博
【資料圖】
3月10日,大盤整體拋壓加大,多只航運股普遍回調。
昨日,航運港口指數全天強勢,收漲1.82%,排在全部申萬二級行業指數第四位。
消息面上,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在3月8日漲至1327,創近兩月新高,并已連續14日上漲,累計漲幅達到150.38%。
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反映著世界主要航線的即期運費變化,包含好望角型、巴拿馬型以及超靈便型三種船型運價。
近14日內好望角型運費指數漲幅居首,高達463.63%,反映了鐵礦石和煤炭等工業物資的長途運輸運價回暖;同時主要用于運輸煤炭、谷物和糖等民生物資的巴拿馬型運費指數也有所提升,累計漲幅為94.62%。
機構預計全年運價將逐季回升
中國為全球散貨運輸市場最大買家,中國進口散貨量占全球海運散貨總量的46%。需求端中國貢獻主要增量。印度貢獻全球煤炭24%需求。
華泰證券指出,2022年下半年以來,歐美通脹上行,經濟增速放緩疊加四季度中國疫情拖累,干散運價高位大幅下挫。預計2023年伴隨中國疫后復工復產,鐵礦石、煤炭、糧食等進口需求將回升。
中信建投期貨更是直言,從2023年全年角度來看,干散貨市場能否出現全面轉機將與中國經濟復蘇節奏高度相關。若恢復節奏較為理想,則船隊2023年、2024年運力增長緩慢的供給側因素將有望進入視野,牽動干散貨運價出現恢復。
Clarksons機構預測,2023年、2024年全年海運散貨量有望增加1.3%、1.9%。2023年鐵礦砂、煤炭、糧食、小宗散貨量有望增加0.1%、2.1%、5.0%、0.6%。2023年一季度運價有望觸底反彈,預計全年運價將逐季度環比回升。
多家航運港口公司業績表現優異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目前,已有13家航運港口上市公司發布相關業績報告。以年報數據或預告區間下限統計,招商南油、中遠海特凈利潤翻倍,同比增幅依次為375.64%、130%;重慶港、連云港、秦港股份、上港集團等凈利潤也呈現正向增長;中遠海能則順利實現扭虧為盈。
對于業績預增主要原因,招商南油表示,2022年,全球市場有效運力供給顯著下降,國際成品油運價大幅上漲,帶動公司外貿業務收入明顯增加;中遠海特則稱,公司航運業務收入、毛利及期租水平均同比上升。
關注度方面,中遠海能、招商輪船、興通股份評級機構數量依次為16家、14家、10家。此外,中谷物流、招商南油、盛航股份、中遠海特、中遠海控近期也獲得5家及以上機構評級。
中遠海能是全球油輪運輸龍頭,公司預計2022年凈利潤12.8億元~15.8億元,實現扭虧為盈。西南證券表示,中國石油消費需求復蘇,有望進一步推動海上原油運輸需求上漲。看好多因素影響下外貿油運市場的運價高彈性。公司靈活經營,有望在外貿油運市場上行周期獲利。
昨日,14家航運港口上市公司獲得主力資金流入。以絕對量看,中遠海能、招商南油凈流入額居前,依次為1.73億元、1.38億元;招商輪船、中遠海特、錦州港、中遠海控凈流入額也在千萬元以上。
編輯/phoe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