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港股
(資料圖)
1月怎么漲上去,2月怎么掉下來,成為港股市場的真實寫照,恒生科技指數自高點累跌18%,即將步入技術性熊市,恒指跌幅也超10%,步入技術性調整。
今日港股繼續下挫,恒指再度失守2萬點大關,信義能源跌超7%,碧桂園跌超5%,吉利汽車跌4%,龍湖跌3%,比亞迪、創科實業等跌超2%。其中,創科實業反駁做空后股價依然低位調整。
恒生科技指數成為大跌重災區,今年以來,快手、京東、美團等互聯網巨頭再度跌超20%,百度、商湯則搭上ChatGPT的順風車而一路上漲,百度大漲逾20%領漲恒生科技指數。
不過,隨著港股大盤持續陰跌模式,資本炒股不炒市,而今日多只大牛股則上演閃崩模式。
最為代表的就是$新東方在線(01797.HK)$,去年上演10倍大牛股,今年則在沖高至75.5港元后一路下跌,且經常動輒8%-15%的大跌,昨日跌8%后今日再跌7%,目前股價較1個月前高點已經暴跌40%。
股價大跌背后,多重負面消息壓制著股價。1)日前,關于公司與明星帶貨主播董宇輝之間的“傳聞”此起彼伏。隨著董宇輝從2022年底減少直播時間,市場就出現了“董宇輝要單飛”的傳聞,對公司股價一度造成情緒面利空。
2)而在董宇輝休假期間,新東方在線的CEO孫東旭、CFO尹強相繼減持并套現2.7859億港元,讓市場反應混亂。
3)公司東方甄選當前的直播數據出現下行走勢。華安證券于2月26日發布互聯網傳媒行業研究報告指出,2月18日至2月24日東方甄選矩陣號日均GMV達2855.4萬,環比下降1.8%。
$香港航天科技(01725.HK)$幾經波折,最終守住港股通成份股位置,此前一個月大漲逾2倍,但這中間多次上演閃崩潮,2月16日大跌26%,2月21日跌12%,今日再跌6%。
公司股價暴漲背后,一方面是公司衛星發射工作,另一方面則是內資為避免該股被剔除港股通而展開自救。一般來說,過去12個月平均市值低于40億港元,則可能被剔除港股通,而香港航天有好幾個月低于40億。
于是,內資展開了浩浩蕩蕩的自救工作,最新內資持有流通股股份高達86%,成為內資自我博弈的游戲。隨著2月24日恒生公司公布結果,公司未被剔除港股通,靴子落地,獲利資金選擇套現離場。
作為一只翻倍新股,$特海國際(09658.HK)$同樣在今日大跌逾8%,此前一直在穩定上升,上市2個月股價翻倍有余,公司股價大漲背后,一方面市場流通股極少,另一方面其實海底撈的海外版,既受益于經濟復蘇,又受益于公司虧損收窄,且有望實現盈利。
而公司閃崩背后,有兩層邏輯:一是華泰證券、華西證券、中金公司均表示,特海國際有望被納入港股通,但最終未能納入,構成利空。二是特海國際公布業績,屬于業績見光死,短期獲利資金跑路。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預計不低于5.58億美元,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約3.12億美元增加約78.6%。預計2022年止年度虧損凈額介于3,600-4,500萬美元,相比2021年度虧損凈額1.51億美元顯著下降。
此外,還有內房股旭輝等一眾地產股集體大跌,其中,旭輝控股大跌14%,股價不足1港元,市值不足100億港元。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