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海證券
國海證券發布研報表示,由于經濟復蘇及消費市場回暖的背景下,公司核心業務增速有望逐步修復,且降本增效推動利潤不斷釋放,調整了盈利預測。預計公司FY2023-2025財年營收分別為8,750/9,585/10,839億元,歸母凈利分別為555/1,192/1,429億元,根據SOTP估值法,給予2024財年阿里巴巴合計目標市值25,466億元,對應目標價120元人民幣/138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主要財務指標前瞻:國海證券預計$阿里巴巴(BABA.US)$FY2023Q3(對應自然年2022Q4)實現總營收2,442億元(YoY+1%,QoQ+18%),經調整EBITA同比提升6%至474億元,經調整EBITA margin為19%;其中中國商業業務預計營收1,700億元(YoY-1%,QoQ+26%),中國商業經調整EBITA margin為33%;國際商業業務預計營收176億元(YoY+7%,QoQ+12%),國際商業經調整EBITA margin為-8%;云計算業務預計營收204億元(YoY+4%,QoQ-2%),云計算經調整EBITA margin為3%。
(資料圖片)
中國商業業務:零售業務增速短期承壓,但降本增效下利潤率持續改善
國海證券預計FY2023Q3中國商業營收同比下降1%至1,700億元,其中FY2023Q3中國零售商業營收同比下降1%至1,657億元,主要由于:
1)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0-12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0.5%/-5.9%/-1.8%,10-12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22%/+4%/+16%,短期消費需求受到疫情擾動,我們預計FY2023Q3淘寶天貓GMV同比下降5.6%,但隨著疫情高峰逐漸消退、消費大盤回暖,淘系電商GMV增速有望逐步恢復;
2)我們預計FY2023Q3客戶管理收入(含傭金)同比下降9.7%至903億元,CMR與GMV增速的gap環比有所上升,主要由于疫情之下物流履約受阻導致退貨率提高,從而影響傭金收入確認。
新業務方面,公司持續聚焦降本增效,隨著淘特及淘菜菜經營效率的改善,新業務虧損有望保持環比收窄,我們預計FY2023Q3中國商業經調整EBITA為557億元,經調整EBITA margin為33%。
國際商業業務:海外擾動因素持續減弱,版塊營收增速有望逐步改善
我們預計國際商業FY2023Q3整體營收同比增長7%至176億元,其中跨境及全球零售商業營收同比增長6%至123億元,主要由于1)Lazada及Trendyol業績增速逐步回暖;
2)歐盟新關稅政策及俄烏沖突帶來的地緣政治不穩定以及高通脹持續對速賣通業務的負面影響進一步減弱。我們預計跨境及全球批發商業FY2023Q3營收同比增長9%至53億元,保持穩健增長。整體來看,我們預計FY2023Q3國際商業經調整EBITA為-14億元,經調整EBITA margin為-8%。
云計算業務:業務短期持續承壓,長期增速有望逐步修復
我們預計FY2023Q3云計算營收同比增長4%至204億元,主要由于1)互聯網行業增速放緩抑制企業上云需求;
2)傳統行業云業務預算減少導致上云增速不及預期;
3)行業競爭加劇以及頭部客戶流失的影響持續。長期隨著經濟復蘇、企業IT預算增加、上云需求回暖等,云業務增速有望逐步修復。
利潤率方面,我們預計FY2023Q3云計算經調整EBITA margin環比改善至3%,
長期來看,云計算利潤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主要基于IaaS業務毛利率改善、高毛利率的PaaS業務收入占比逐步提升以及PaaS產品豐富度/性能/行業解決方案覆蓋度不斷提升。
盈利預測
由于經濟復蘇及消費市場回暖的背景下,公司核心業務增速有望逐步修復,且降本增效推動利潤不斷釋放,我們調整了盈利預測。我們預計公司FY2023-2025財年營收分別為8,750/9,585/10,839億元,歸母凈利分別為555/1,192/1,429億元,對應攤薄EPS為2.55/5.47/6.56元,對應P/E為40.1/18.6/15.6;根據SOTP估值法,我們給予2024財年阿里巴巴合計目標市值25,466億元,對應目標價120元人民幣/138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全國疫情反復影響;宏觀經濟增長不及預期;互聯網行業的政策監管和估值調整風險;市場競爭加劇,行業增長不及預期;業務過度多元化,組織協同不足等。
編輯/Vio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