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水復盤》欄目致力于跟蹤市場行情風向標的南北水資金狀態,研究「聰明錢」布局的方向。
截至1月30日,北水本月累計凈流入約66億港元,流入速度小幅放緩。值得注意的是,僅1月30日,南向資金單日流出近70億港元,創下自2022年10月31日以來最大的流出。
(資料圖)
具體來看,本月北水大幅凈買入$中國移動(00941.HK)$,累計加倉近43億港元。消息面上,市場預計中移動2022年收入將超過1萬億元,或將超過美國電信運營商Verizon成為全球收入排名第一的電信運營商。
$中國海洋石油(00883.HK)$月內累漲超14%,獲北水凈買入超11億港元,此前,瑞信維持中國海洋石油跑贏大市評級,認為該公司盈喜超預期料派息額度更高。
此外,北水分別買入$比亞迪股份(01211.HK)$、$先聲藥業(02096.HK)$均超9億港元。
凈賣出方面,北水本月大幅拋售科網股,$騰訊控股(00700.HK)$盡管月內錄得超22%漲幅,但仍遭賣出超60億港元,居凈賣出額之首;$美團-W(03690.HK)$則遭凈賣出超20億港元。
興銀基金基金經理劉帆認為,
1月30日港股市場的下跌屬于大幅上漲之后的正常調整。春節假期A股休市期間,港股市場特別是港股科技板塊積累了不小的漲幅,加之前期反彈較多,博弈思維下部分獲利資金了結離場,南向資金單日凈賣出69.04億港元。但在國內經濟修復預期明確的背景下,以消費為底層資產的互聯網平臺企業盈利有望改善,市場未完全反映該利好因素。同樣在博弈思維下,港股市場即便調整也不會太深,在調整中逐步布局有利于我們把握2023年港股市場的投資機會。
滬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表示,
1月30日港股回調主要是前期反彈幅度較大,春節假期獲利后退出,南向資金撤離。總體來看,港股面臨的多重壓力正在逐步緩解,港股市場具有比較優勢,經濟周期敏感及政策敏感行業仍然是本輪反彈主力。
編輯/So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