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格隆匯
2023年的春節檔,沒有意外,只有驚喜。
本著國家自三年前疫情爆發后的首次正式放開,年前大部分城市又度過了感染高峰,令人們能夠在開心過年的同時享受合家歡樂的影視“年夜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加上《流浪地球2》、《滿江紅》等強片加持,23年春節檔票房超過去年基本上毫無懸念。截至1月27日晚上9點,春節檔票房共計67.24億,超過2022年,成為僅次于21年的春節檔票房記錄,為新一年市場需求正常復蘇注入了強心針。
01 觀影需求回升,票房恢復如預期
截至大年初六下午六點,2023年全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已經突破了80億,不到一個月,這一數字已經達到了去年全年票房的27%。這一成績是在疫情放開后,對中國電影市場的壓力測試中取得的,給后面票房恢復帶來更大的信心。
在過去的一年里,各地疫情頻發,無論是國產片還是進口片,都難以拯救慘淡的票房表現,最終導致的,是供給端整個產業鏈的收縮:優質大片相繼撤檔,影院、銀幕投建增速明顯放緩,全年票房只占2019年疫情前的47%。
其次,過去幾年的票房表現證明了,節假日檔期的票房效應十分顯著。21&22年連續兩年節假日檔期票房占比達到了30%,相比往年20%左右有明顯提升。
從全年的表現來看,隨著第一波疫情沖擊逐步消退,影院停業的可能性已經不大,有望恢復到往昔正常的營業水準,則對照2019年641億的歷史級票房表現,21年恢復了73%,那么今年預期能夠恢復到70%-80%的水平,也就是450億元-500億元。
因此,盡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今年春節檔還是開了個好頭的。
根據信達證券預測,2023年春節檔票房總和預計超70億。雖離預期仍有差距,但從初一到初五的主力觀影時間里來看,票房表現已經明顯超過了去年水平,連續五日達到了10億+的水平,反映了較強勁的觀影需求。
對票房進一步拆解,在觀影人數和平均票價上,截至27號晚上9點,春節檔觀影人數達到了1.28億人次,比去年1.14億人次提升比較明顯。告別了行程碼,人們出行觀影的需求相比去年穩定提升。從大年初一開始,觀影人次平均站到了兩千萬人以上,相比去年平均每天都有10%的增長,是本次票房的核心驅動因素。
平均票價上,今年春節檔整體票價與去年相比只是略微下降,但觀影需求強勁,配合前期大量短視頻宣發,對觀影人數的拉動效果顯著。今年春節檔平均票價比去年僅減少了0.4元,對票房形成了強力支撐。
02《滿江紅》逆襲
今年春節檔的榜首之爭異常激烈,激烈到榜一甚至被懷疑刷了票房。
本次春節檔主要有七部影片上映,從題材類型上看,懸疑、喜劇、家庭、動畫、 科幻等多種類型全面覆蓋,能夠滿足不同偏好的觀影群體需求。
其中《流浪地球2》、《滿江紅》、《無名》在宣傳和話題討論中頗受關注。《流浪地球1》于19年春節檔就取得了20億票房;《滿江紅》是由導演張藝謀,喜劇明星、實力派演技以及新生代流量小生等一眾演員加持的懸疑喜劇元素大片;而《無名》則是由去年剛剛登陸A股的博納影業制作發行,公司去年憑借《水門橋》收獲了春節檔票房冠軍。
按照各大媒體的票房預測,《流量地球2》會以34.5億傲居榜首,可以看出對大科幻IP制作的票房表現有相當大的信心,而《滿江紅》在題材上與前幾年《唐人街探案》系列類似,對這部影片的票房預測平均也有21億。
可是,沒想到兩部影片在票房上打得難分難解,最終是《滿江紅》略勝一籌。
兩部戲的差距從初四開始拉大,《滿江紅》的觀影人次在初二后開始逆市上升,《流浪地球2》下滑后則保持平緩。雖然在豆瓣評分上,流浪2仍以8.3的口碑領先,但從各大主力流量渠道的對比上,《滿江紅》后期通過微信文章得到的關注度在明顯增加。
競爭被放大到這樣一種激烈的程度,《流浪地球2》的排片被以“設備故障”為由換成了《滿江紅》,后者也受到“買票房”,“偷票房”,“資本操控”,“抄襲”等指責。
但無論從題材和受眾的角度上來看,《滿江紅》都是更討喜的一部。
話題流量、明星陣容雖然各具優勢,但從過去喜劇與科幻題材票房對比上可以看出明顯差距,喜愛中國科幻的受眾規模并不如喜劇受眾那般龐大。并且相較一二線城市的觀影群體,三四線城市的人更多選擇了看《滿江紅》。
其次,《滿江紅》的古裝懸疑風格是目前市場比較稀缺的題材。《流浪地球2》和前不久剛剛上映的《三體》劇集由于都是“中國科幻+劉慈欣”標簽,題材上重合,或許拉低了觀眾對本IP的觀影新鮮感。
03 賀歲檔這場仗,誰贏了?
影片票房成績不光是導演和演員的談資和殊榮,背后還有資本角逐爭勝。
由于票房的出色表現,《滿江紅》的主出品方,歡喜傳媒在港股開市首日大漲10.42%,盤中一度拉升近25個點,自官宣定檔后,漲幅已經到達了47%。
春節票房檔第三名來自《熊出沒:伴我“熊芯”》,熊出沒系列由華強方特制作,該系列整體票房累計已經突破44億。
光線傳媒不僅是《深海》《交換人生》的主出品方,還聯合出品了《中國乒乓》。中影更不用說了,以上影片均由中國電影出品或者發行。兩家公司在去年11月漲幅雙雙突破了20%,反映了復蘇預期。
賀歲檔中,令人比較意外的是影片《無名》的表現,早期預售票房收入本來絲毫不亞于流浪地球以及滿江紅,但一上映便被拉開了差距。
去年憑借《長津湖之水門橋》登頂票房冠軍的博納影業選擇以諜戰片《無名》打入春節檔,影片演員陣容相當豪華,既有影帝梁朝偉,影后周迅坐鎮,有當紅小生王一博的流量加持,該片在微博上的宣傳力度甚至超過了前面兩部戲。
親身看過該片才知道,作為商業片定位的本片文藝氣息較重,非線形敘事的手法在劇情安排上缺乏緊張刺激的調性,十分考驗觀眾的耐性。影片剛開畫后一度沒有直接開放評分,最終6.8的評分于影片而言未必能算滿意。
博納影業從2018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有一部主旋律電影與觀眾見面,這幾年的主旋律系列席卷了超過200億票房。去年一部《水門橋》春節檔取得了25億票房,目前《無名》約只有5億。或者是選擇了田忌賽馬的方式,豐富觀眾的題材選擇,但影片調性、節奏上的失誤導致票房口碑兩極分化,令到總投資3個億的博納回本壓力陡增。
依靠院線收入和影片發行兩步走,萬達電影在春節檔預計收獲頗豐,不僅參與出品了《流浪地球2》《熊出沒?伴我“熊芯”》兩部影片,旗下投資影院通過票房取得的分賬收入賺足了將近9個億,堪稱一騎絕塵,已經追上21年的歷史新高。
04 尾聲
總的來說,2023年的電影票房廝殺已經狼煙四起,對于主打復蘇主線的電影市場來說,優質內容供給無疑會集中在今年大量釋放,最幸福的還是觀眾。同時,漫威新片《蟻人3》和《黑豹2》的引入又將點燃整個2月檔期。
內容行業始終由供給決定需求,只有更多的“爆款”在提振觀影需求,帶動影視娛樂板塊修復。當前消費預期強烈,影視板塊已經開始從低谷中走出,接下來就需要看到實在的業績來接力。
未來電影票房弱供給強需求的市場格局有望重塑,我們期待能夠重新回到20年前中國電影的巔峰。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