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秋刀魚
(資料圖)
2022年黑天鵝頻發,大類資產跌宕起伏,全球股市風聲鶴唳。
持股規模超20億美金的全球投資大師2022年收益率出爐,「華爾街禿鷲」、「困境投資之王」之稱的霍華德·馬克斯以18.36%的收益率成為全年唯一收益率為正的大咖。
大師虧腫了,看一眼你的賬戶,說不定跑贏了大師。股神巴菲特收益率-19.76%,量化之父西蒙斯收益率-17.22%,美國「徐翔」史蒂文·科恩收益率-17.81%,金融大鱷索羅斯-41.91%…
2022年全球頂級富豪資產也出現「大縮水」。
億萬富豪身家大縮水
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全球最富有的500人在2022年財富累計蒸發了1.4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66萬億元。
2022年納斯達克指數跌33%,標普500指數跌19%,市場下挫,科技業更是難熬,從10年高速增長到大規模裁員。
美股科技公司創始人和高管財富依舊富可敵國,但其資產在2022年經歷大幅縮水。
2022年谷歌跌39.09%,亞馬遜跌49.42%,特斯拉跌65.03%,英偉達跌50.28%…
2022年凈資產下跌幅度最多的3位億萬富豪:
馬斯克2022年損失1320億美元,身家減半至1380億美元,是富豪榜上身價縮水最多的一位,一人占到了前500名富豪財富縮水幅度約10%。
(圖片來源:彭博社)
馬斯克大部分財富來自特斯拉,特斯拉股價在2021年11月4日創下歷史新高。如果與2021年11月4日凈資產頂峰時的3400億美元相比,馬斯克的財富縮水達到2000億美元,前世界首富馬斯克創下一個新紀錄:史上第一個凈資產損失2000億美元的人。
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2022年損失841億美元,目前凈資產為1080億美元,亞馬遜2022年股價暴跌近50%,成為上市以來表現最糟糕的年份之一。
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2022年損失807億美元,目前凈資產為448億美元。臉書母公司改名Meta,宣示進軍元宇宙后一蹶不振,2022年Meta股價跌超64%,Meta向元宇宙轉型的代價高昂,扎克伯格從全球富豪榜第6名下滑至第25名。
對億萬富豪階層來說,2022年也有實現正增長的。大宗商品暴漲,印度煤老板成為最大贏家。
印度煤老板成為2022年全球最大贏家
印度阿達尼集團創辦人高塔姆·阿達尼2022年身家增加446億美元,是億萬富翁榜前十名中身家唯一獲得正增長的富豪。
(圖片來源:彭博社)
印度煤老板阿達尼在2022年9月份,身家一度超過貝佐斯,成全球第二富豪。12月30日,阿達尼以1210億美元的資產位居彭博億萬富豪榜的第三位,超過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
1962年高塔姆·阿達尼出生于印度,一度被稱為印度「煤炭之王」。人生經歷頗為傳奇,白手起家,因成功搭上印度能源轉型和基礎建設快車,一步步建立龐大的阿達尼集團。
阿達尼集團的主營業務涉及煤炭業和電力,占據印度進口煤炭比例的三分之一。近些年,全球煤炭、油氣、食品和海運價格飆漲,阿達尼集團業務恰恰集中于這些領域,成為受益者。
目前,阿達尼集團旗下有7家上市公司,覆蓋煤炭、港口、航空、熱能等行業。與此同時,阿達尼集團急劇擴張,不斷推進多元化,經營范圍已擴至房地產、食品、數據中心、水泥、綠色能源等領域。
2022年在A股市場,重倉煤炭等大宗商品的基金也賺得盆滿缽滿。
押注煤炭股,2022年奪冠
因全球通脹,2022年最受益的是傳統能源。在ETF收益TOP10的榜單上,能源ETF和煤炭ETF上榜。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和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022年度主動權益類基金冠亞軍被萬家基金包攬,黃海管理的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萬家新利分別以48.55%、43.65%的年度收益率分居冠亞軍;金元順安基金繆瑋彬管理的金元順安元啟以年度收益率35.6%拿下第三;黃海管理的另一只基金萬家精選A年度收益率35.5%,排名第四;英大基金張媛、湯戈共同管理的英大國企改革主題位列第五,年度收益率31.5%。
繼劉格菘、趙詣和崔宸龍后,黃海成為公募基金主動權益排行「霸榜」的第四位基金經理。劉格菘重倉高端制造,趙詣、崔宸龍押注新能源股。
重倉押注一個行業,已成為登頂公募基金冠軍的必要條件。黃海在2022年重倉押注煤炭,從三季報披露持倉來看,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前十大重倉股中7只為煤炭。
2022年煤炭開采行業以22.17%收益率位列申萬二級行業漲幅榜第三。
黃海在最近采訪中稱其投資關注點在2021年發生了變化,2012年以前,他更多是抓住需求端的變化,因為經濟周期上行時需求彈性很大;2012年以后,經濟波動幅度變小,變成存量經濟,需求波動不那么明顯了,所以更多地關注供給端行業格局的變化,包括政策主導的推動、技術的創新,之前是貝塔的變化,現在是阿爾法的變化。
對于2023年展望,黃海強調從行業的選擇上,2023年與2022年不太一樣,2022年是弱市,可選的行業很少,可以選一兩個行業持有,再選一兩個行業階段性持有,但2023年是一個經濟基本面筑底回升的過程,可選擇的范圍更廣,比如上游資源品、地產產業鏈、化工、消費、金融等等。
對于具體操作,黃海表示2023年上半年偏謹慎,一季度相對更關注能源、煤炭、油氣的投資機會,二季度以后再觀察哪些行業有更多的調整機會。
煤炭是典型的周期股,煤價漲一波,煤企利潤釋放一波,股價跟著漲一波,有很強的周期性。
從煤炭基本面看,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全球煤炭需求增長預計在2022年相比2021年將顯著放緩,僅增長1.2%,總量將達到 8025萬噸,略高于2013年的水平(7997萬噸)。
國際能源署認為,多種因素正支撐著煤炭需求的增長。首先,天然氣供應緊張以及由此產生的高油價正促使一些國家和公司轉向使用相對便宜的煤炭;其次,部分地區的高溫干旱天氣推高電力需求,而水力發電疲軟留下的缺口在許多國家都必須由可調度的燃煤發電來填補。此外,2022年核能發電異常疲軟,尤其是在歐洲,法國已關閉部分核電站以進行系統維護。
煤炭供應方面,國際能源署預測,2022年全球煤炭產量同比增長5.4%,達83.18億噸,其中中國、印度和印尼三大世界主要煤炭生產國 2022年煤炭產量預計都將創紀錄新高。
與高端制造、新能源賽道股不同,煤炭股大漲前沒什么人關注,大漲后關注的人也不多。截至目前,市場對煤炭行業關注度較低。
編輯/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