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疫情擾動之下中國居民部門囤積了大量的存款儲蓄,我們稱之為「超額儲蓄」。本文聚焦一個問題:2022年超額儲蓄規(guī)模幾何?
今年居民部門囤積了大量「超額儲蓄」,超額儲蓄有兩大經(jīng)典表征。
其一,居民存款總量及同比增速均攀至歷史高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絕對數(shù)量上,今年1至10月住戶存款累計增長13.2萬億,創(chuàng)歷史新高。并且今年多個月份,單月新增居民存款規(guī)模都攀至歷史同期最高值。
同比增速上,今年居民存款增速來到歷史高位。截至10月,住戶存款同比15.3%,創(chuàng)下2013年6月以來新高。
其二,居民部門存款定期化特征尤為明顯。
截至今年10月,居民定期及其他存款增速18.6%,創(chuàng)下2012年11月以來新高。同時今年定期存款快速增長,是居民存款高增的絕對貢獻分項。
居民活期存款對定期存款的比值作為參考指標,今年居民存款定期化比重達到歷史極值。有意思的是,當前存款定期化現(xiàn)象不僅發(fā)生在居民部門,企業(yè)部門同樣產生了存款定期化特征(企業(yè)定期存款相對活期存款的比重快速提升)。
這說明私人部門(居民和企業(yè)部門),對未來缺乏足夠信心,故而選擇了定期存款配置。也就是說,增配定期存款,這是今年私人部門一個共性的儲蓄選擇。
我們用兩種方法估算2022年居民部門超額儲蓄規(guī)模。
超額儲蓄主要有兩種估算方法,主要是采用了不同的數(shù)據(jù)口徑。不論哪種估算方法,估算的核心思路一致:先測算潛在儲蓄規(guī)模(即沒有疫情擾動之下居民部門應該持有的儲蓄規(guī)模),再測算實際儲蓄規(guī)模(今年居民部門實際持有的儲蓄總量),最后將實際儲蓄減去潛在儲蓄規(guī)模,所得差額即為「超額」儲蓄。
我們利用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和居民存款,這兩個口徑分別估算2022年居民超額儲蓄。
兩個口徑測算得到今年前三季度,居民部門超額儲蓄規(guī)模分別達到4.8萬億和4.7萬億;今年全年居民部門超額儲蓄規(guī)模分別為6.7萬億和7.4萬億。
考慮到今年四季度居民贖回一部分理財,理財資金回流存款,而這部分回流資金無法被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口徑所捕捉,所以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口徑,低估了理財回流存款的資金,也就低估了全年超額儲蓄規(guī)模。
我們測算今年四季度理財贖回,或增加居民存款約8000億元。在已有儲蓄存款口徑上修正這一擾動,那么居民儲蓄存款口徑估算得到的超額儲蓄在7.4萬億,所得結果與居民存款口徑測算一致。
至此我們得到結論:2022年前三季度居民超額儲蓄或在4.8萬億,全年超額儲蓄規(guī)模或在7.4萬億。
充分重視超額儲蓄對2023年資產定價的影響。
超額儲蓄意義非凡。它既是2022年中國居民風險偏好收縮的一個側影,同時它也代表著未來或有的資產定價驅動力:一旦激活居民風險偏好,超額儲蓄便從存款儲蓄中走出來,走向風險資產。
這筆「超額流動性」釋放,對2023年風險資產定價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紅利。
編輯/ly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