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港股近期強勢反彈,恒指本月以來已漲近25%,進入技術性牛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輪港股反彈中,南向資金和港股外資表現出了不一樣的偏好:
南向資金青睞「超跌板塊」和「穩增長」方向,重點關注軟件服務、制藥、房地產、汽車與零部件和零售業。個股方面,$騰訊控股(00700.HK)$、$藥明生物(02269.HK)$、$美團-W(03690.HK)$獲凈買入最多。
港股外資中介資金更看重疫情政策優化和流動性敏感行業,其流入前五的行業有消費者服務、技術硬件與設備、運輸、能源和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個股方面,$海昌海洋公園(02975.HK)$、$海底撈(06862.HK)$、$小米集團-W(01810.HK)$的流入金額居前。
據國泰君安梳理,外資與內資都認可疫情修復的邏輯,但對「穩增長」方向存在分歧。具體來看,港股外資賣出地產和汽車等,而南下資金大幅買入「穩增長」方向,主要加倉地產、汽車和互聯網。
外資是支撐港股反轉的重要力量之一,總結來講,國內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外資看重消費者服務行業反彈,但對房地產和汽車及零部件行業前景的擔憂。同時,海外流動性的階段性寬松,令港股外資關注技術硬件與設備,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行業等流動性敏感的行業。
編輯/ly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