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0月CPI超預期的大幅回落,預示了未來供需結構的階段性變化方向,也正因如此,當前應該從此前對美聯儲超預期緊縮的擔憂中解脫出來,并認真地探討美聯儲轉向速度一旦過快可能導致的新變化。
(相關資料圖)
據當地時間11月10日美國勞工局公布的最新數據,美國10月CPI(季調)同比7.8%,核心CPI(季調)同比6.3%,分別較上月下滑達0.4個百分點,下滑速度快于市場預期,主要的下行動能來自耐用消費品和包括房租在內的核心服務兩方面,預示著未來幾個月內我們可能持續看到美國需求缺口較快速地收窄、以及近期的房價大跌向服務價格形成加速傳導。
油價反彈致能源分項環比轉正,但后續再度明顯上沖概率較小
10月美國能源分項同比17.6%,雖然維持增幅縮窄趨勢,但環比回正至1.8%,主要受到前期OPEC+超市場預期決定減產一度導致的油價小幅反彈的影響。但更需關注到的是隨著發達經濟體央行競爭式緊縮,工業品需求(特別是歐洲)下降較快,加之發達國家當前普遍防控措施強度已經較低,未來服務消費進一步改善的空間已經較為有限,未來數月內油價維持當前水平附近的概率預計大于超預期再度上沖的可能性。在近日進行的美國中期選舉中,共和黨接近至少重獲眾議院控制權,考慮到其對頁巖油開采較為友善的政策態度,油價上行壓力同樣趨緩。
核心商品、房租降溫,核心通脹見頂回落趨勢明確
1)核心商品通脹大幅降溫,凸顯美國居民商品消費供需兩端雙向奔赴。10月美核心商品同比5.1%,較上月大幅回落1.6個百分點,環比-0.4%,也是今年3月以來首次轉負,其中耐用品環比跌幅更達到-0.7%,核心非耐用品環比也大幅轉弱。
需求端,今年自3月以來美聯儲實施了四十年以來最快加息進程,盡管美國居民仍保有約1.7萬億美元的超額儲蓄,但商品消費需求逐步降溫的趨勢當前已經相當明確。
在供給端,相對于歐洲工業生產在能源危機面前持續展現出難以扭轉的產業鏈脆弱性,美國制造業生產在今年呈現出快速改善至疫情前水平之上的強勁趨勢。若美國制造業生產強勢得以持續,則未來美國商品需求缺口收窄速度或快于市場預期。
2)薪資通脹螺旋、房租漲幅階段性緩和,核心服務通脹降溫。
10月核心服務同比上行至6.8%,但環比放緩0.3個百分點。一方面,10月房租分項環比0.7%,較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顯示房租滯后于房價漲幅正在趨緩。既往規律,美國CPI房租分項滯后房價約5個季度,隨著今年以來先后啟動的加息、縮表等貨幣緊縮操作,對利率相當敏感的房價已經出現明顯下跌,未來數月間存在加速向房租傳導的可能性。
薪資通脹螺旋放緩,指向核心非居住服務通脹再超預期概率下降。在CPI中占比約25%的核心非居住服務在10月環比也出現放緩。核心非居住服務通脹和薪資通脹螺旋關系緊密。而上周公布的10月美國就業數據中失業率反彈、時薪增速放緩,疊加職位空缺已從高點回落,均指向美國就業市場緊張程度是趨緩的,從而核心非居住服務通脹再超預期的可能性也在降低。
美聯儲未來快速轉向的概率明顯提升
10月美國通脹超預期下行的結構具有階段性特征,當前至明年美國通脹下行速度可能持續快于市場預期。這意味著美聯儲本輪加息峰值可能更早出現、峰值水平可能更低,首次降息的時間也不排除可能提前至2023年三季度。當前市場預期美聯儲加息峰值已經下修至4.75-5.00%,較上周下降0.25%。這可能意味著美元指數的階段性高位已經過去,對其他主要經濟體貨幣匯率壓力最大的階段也可能已經渡過。我國資本賬戶開放程度有限,當前人民幣有效匯率主要由強勁的經常賬戶順差所驅動,CNY、CNH雙邊匯率也有望近期至明年重拾穩步回升之勢。明年我國貨幣政策仍將以配合性促進內需恢復為主要目標,降準置換MLF是當前可預見的最經濟高效的操作方式。需注意的是,美國明年經濟表現如果好于預期,通脹下行將更快,美聯儲轉向將更堅定,這一與常態情況不同的路徑值得持續關注。
發達經濟跟蹤:德國工業生產環比轉正。全球宏觀日歷:關注美國零售銷售數據。
風險提示:美聯儲緊縮力度超預期。
編輯/so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