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的債券回購計劃是否意味著某種程度的量化寬松政策?
美聯儲在本周的議息會議是市場的焦點事件。盡管市場在此前揣測美聯儲在加息75個基點后,會給出政策即將轉向(Fed Pivot)的信號。但事實上,在此前公布一系列經濟數據后,美聯儲大概率不會在本次會議上給出政策即將轉向的信號。
勞動力市場仍然火熱
在美聯儲議息會議前,美國剛剛公布的職位空缺數(Job Openings and Labor Turnover Survey, JOLTS)超出市場預期,這也導致了職位空缺率在8月份的短暫下跌后再度攀升至6.5%的水平,由于這一水平仍然處于歷史高位,加上美國的失業率仍然處于歷史低位,因此這樣的就業數據表明勞動力市場的壓力仍然很大,同時薪資壓力也將持續存在。從這個角度而言,美聯儲官員輕言政策轉向的可能性很低——因為這很可能會讓此前壓制通脹的努力付之東流。
【資料圖】
而另一個超出市場預期的數字,是美國第三季度GDP增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在第三季度環比增長2.6%,扭轉了此前連續兩個季度的負增長而帶來的技術性衰退的勢頭。由于目前的個人消費數據仍然保持強勁,市場似乎也很難給出美國經濟會在何時進入衰退的明確預期。
換言之,對于美聯儲而言,勞動力市場仍然強勁,經濟沒有出現明顯的失速,但核心PCE價格指數仍然處于歷史高位,一系列數據表明薪資壓力仍將大概率成為通脹的主要貢獻來源,而由于薪資上升對于通脹而言更多帶來的是中長期壓力,鮑威爾在此時松口的可能性相當低。
與此同時,由于全球股市在過去的10月份表現尚可,美聯儲也很難從維護金融穩定的角度而給出謹慎的措辭。
財政版QE?
與此同時,市場也開始揣測美國財政部的債券回購計劃是否意味著某種程度的量化寬松政策。這也讓財政版QE成為近期市場熱議的話題之一。
隨著全球央行陸續結束過去10年間盛行的寬松貨幣政策,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性開始明顯上升。當英國央行被迫采取緊急計劃,即通過暫時購買政府債務以給英國養老金更多時間來平倉后,美國財政部也開始擔心美國債券市場是否缺乏充足的流動性,隨即提出了回購舊債的方案。值得一提的是,該方案是獨立于美聯儲縮表計劃的。
圖6: 主要央行處于「縮表」進程中(萬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10月14日表示,計劃在10月底與其一級交易商討論回購部分發行時間較長的國債以提高國債市場流動性。若該計劃通過,它將為美國財政部提供一種新的工具來改善市場流動性狀況。
國債回購如何運作
財政部的這個方案旨在回收(Sop Up)「不被市場所需要」的舊債券,因為一旦它們被新發行的債券所替換,它們就更難被交易。該計劃具有以下優點,(1)這個方案實際是一個債券供給側管理項目,但是財政部也有可能長期使用這個工具來定點改善債券市場中的流動性;(2)除改善流動性外,國債回購還能夠釋放交易商的資產負債表,從而進一步促進其購買國債并擴張資產負債表;(3)對長端債券的回購可以優化目標期限結構,從而降低整體融資成本。
但事實上,這樣的一個操作更接近于「扭曲」操作,而非QE。對于規模巨大的美國國債市場而言,美聯儲的地位仍然是主導性的。從主要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來看,其縮表的節奏還是相當明確的。在這一過程中,美國財政部的回購主要是為了改善利率結構以及降低市場無序波動。更加重要的是,財政部有能力回購,事實上表明今年的財政狀況好于預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著勞動力市場的表現。
因此,市場對于美國貨幣政策「轉向」以及財政政策「更加進取」的關注,反映出市場對于未來進一步緊縮的擔憂,并開始擔憂美聯儲更長的政策緊縮可能會對全球資產價格帶來長期的沖擊。但對于美聯儲而言,目前的主要經濟指標沒有明顯惡化跡象,而由于勞動力市場的緊繃,通脹的壓力似乎將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存在。總體而言,市場可能會被美聯儲的鷹派措辭再度打擊,但美聯儲眼下更加需要關心的是價格穩定。
編輯/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