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美國經濟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周四報告稱,美國經濟在今年第三季度首次實現正增長,至少暫時緩解了對通脹的擔憂。
【資料圖】
美國三季度GDP環比折合年率為2.6%,高于市場預測的2.3%。該數據是在今年年初連續幾個季度出現負增長之后公布的,不過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通常被認為是衰退和擴張的仲裁者。
這一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貿易逆差的縮小,經濟學家預計并認為這是一次性現象,未來幾個季度不會再次出現。GDP增長還是會來自消費者支出、非居民固定投資和政府支出的增加。美國經濟分析局表示,住宅固定投資和私人庫存的下降抵消了上述增長。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北美經濟學家保羅?阿什沃思(Paul Ashworth)寫道:「總體而言,盡管第三季度2.6%的反彈扭轉了上半年的頹勢,但我們預計這種強勁勢頭不會持續。」「出口很快就會消退,美國國內需求在加息的重壓下受到擠壓。我們預計,明年上半年經濟將進入溫和衰退。」
該報告發布之際,美聯儲正與通脹展開激戰。目前,美國的通脹水平正徘徊在40多年來的最高水平附近。價格飆升是由許多因素造成的,其中許多與供應鏈短缺有關,但也受到仍在通過金融體系發揮作用的前所未有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的推動。
經濟分析局的報告顯示,經濟在關鍵領域放緩,尤其是消費支出和私人投資。第三季度,以個人消費支出衡量的消費者支出僅增長1.4%,低于第二季度的2%。美國國內私人投資總額下降8.5%,延續了第二季度下降14.1%的趨勢。好的一面是,出口增長14.4%,而進口下降6.9%。
在通貨膨脹方面也有一些好消息。根據消費者行為調整的生活成本衡量指標——加權價格指數第二季度上漲4.1%,遠低于市場預期的5.3%。此外,美聯儲衡量通脹的關鍵指標——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ersonalconsumption expenditure price index)增長4.2%,遠低于上一季度的7.3%。
今年早些時候,美聯儲開始了一系列旨在抑制通貨膨脹的加息行動。自今年3月以來,美聯儲已將基準借款利率上調3個百分點,使其達到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之前以來的最高水平。
上調利率的目的是減緩資金流入經濟,抑制就業市場。目前就業崗位與現有崗位的比例接近2比1,這種情況推高了工資水平,導致工資-物價螺旋上升。
外界普遍認為,美聯儲將在下周的議息會議上批準連續第四次加息0.75個百分點,但隨后可能會放緩加息步伐,因為官員們需要時間評估政策對經濟狀況的影響。
編輯/somer